第一章生理恢複健康1
產後腹部肌肉的恢複
產後最初幾天,可能會對腹部是如此地伸張與鬆弛感到驚訝。當意識到在懷孕期間,腰圍大約增加50厘米,就不會感到那麼驚訝了。這時也要花一些時間,才能使腹部肌肉恢複原先的狀態與力量。
腹部的肌肉包括了4層縱橫交錯的肌肉,並具有以下的功能:
1保護腹部的髒器,包括懷孕時的子宮。
2支撐脊椎,並使骨盆維持在正確位置。
3可以逐步地從各方向運動。
4這些肌肉幫助身體的排出運動,例如:生產、咳嗽與打噴嚏。
在最外側,由上直降至腹部中央,由上而下的肌肉稱為腹直肌。腹直肌包括了2個半麵,由一層薄薄的稱為白線的纖維組織結合在一起。在腹部兩側的肌肉,由不同方向斜斜地穿過腹部,更底下的一層,則是由一側邊穿到另一側,直直地穿過腹部,這幾層肌肉,有的並不在腹部中心交叉而過。在腹部的中央下方,隻有一層肌肉,因此該部位特別多肉,而且容易受傷。
在懷孕期間,白線會開始變軟,並開始擴張,使腹直肌的兩層肌肉分開,以調適配合逐漸長大的胎兒。這肌肉的分開,被稱為腹直肌的分離。
生產後3~4天,發現其間約有2~4隻手指寬的空間。當肌肉的力量開始增強時,這空間會縮減成隻剩下1個手指的寬度。
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運動,盡早度過這個階段,同時,也要開始進行一些較為有效的運動,讓肌肉恢複原來的形狀與力量。在開始做這些運動以前,要先做一些簡單的檢查,看肌肉是否已恢複至正常狀態。
要做正確的檢查,需要用力地運動這些肌肉。
仰躺,屈膝,腳底貼於地麵或床上。用力拉你的腹部肌肉,並將頭與膀抬離地麵。同時,伸出一隻手,朝腳掌方向平伸。另一隻手的手指置於肚臍下方,感覺到2條有力的腹直肌正在用力。
泌尿係統的恢複
妊娠時,增大的子宮壓迫盆腔內髒器所導致的腎盂、輸尿管積水,一般在產後4~6周才能恢複,因而產褥期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
臨產時胎兒先露部位對膀胱形成壓迫,如果滯產則易造成膀胱三角區充血、水腫及粘膜出血,嚴重時可阻塞尿道而形成尿瀦留,雖然比較少見,但應引起注意。常見的是產後腹壁鬆弛,膀胱肌張力減低,對內部張力增加不敏感,再加上分娩時胎兒先露部分的壓迫,膀胱肌肉收縮功能障礙或尿道、尿道外口、陰道、會陰創傷疼痛,反射性地使膀胱括約肌痙攣,增加排尿困難,甚至不能自解小便而需要導尿,但是導尿又會增加泌尿道感染機會。
妊娠期體內瀦留的大量水分,均在產後數天內經腎髒排出,因此產婦產後會出大量的汗並明顯增加尿量,以排出體內的水分。
呼吸、消化係統的恢複
分娩後腹腔壓力降低,會使橫膈恢複原來狀態,匝期主要為胸式呼吸,這時又轉變為腹—胸式呼吸。
在產褥期內,胃、小腸以及大腸恢複正常位置和功能,膽囊容易向十二脂腸排出膽汁,消化係統逐漸正常,但由於腹壓功能降低,常有便秘現象。
腹壁的恢複
產婦腹壁的皮膚受子宮膨脹的向外擴充,肌纖維增生,彈性纖維斷裂,產後腹壁鬆弛,至少6周後才恢複。妊娠時期出現的下腹正中淺色素沉著在產褥期將逐漸消退。腹壁原有的紫紅色妊娠紋變白,成為永久性的白色舊妊娠紋。妊娠紋的多少取決於皮膚彈性的差異,皮膚彈性好的孕婦在產後甚至可以不留下妊娠紋。
子宮的恢複
子宮壁完全是肌肉纖維。在懷孕期間,由於體內荷爾蒙分泌的影響,子宮會隨著胎兒的成長而逐漸擴張。這種變化是相當大的,可以想象子宮由懷孕前有如小梨子的形狀擴張成有如一個西瓜那麼大,而其重量也大約由60克增至1000克,由此可以想見其變化是多麼大了。
生產以後,隨著胎盤的排出,子宮也變成原來大小。但是,它還是需要大約6周的時間,才能完全收縮至最初的大小與重量。這收縮的過程稱為複舊。當子宮複舊時,子宮內部不需要的東西會排出。這些排泄物稱為惡露,大約持續3~4周。最初,是由胎盤處排出紅色的血來,過了幾天便呈褐色,過了數周以後,則呈黃色。顏色的轉變是不可預期的,因為在這期間,血的流失會有所變化。最常見的是小小的血凝塊。一般的惡露不會有惡臭。如果發現凝塊很大,持續性的流失或極端的流失,或產生惡臭,必須把這種情況告訴助產士或醫生。這意味著子宮內部受到了感染,應該接受治療。
陰道的恢複
1分娩時,因為胎兒通過而被撐開的陰道壁,腫脹並出現許多細小的傷口,分娩後1~2天排尿時感到刺痛,1周後恢複。擴大了的陰道產後1天就能縮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