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之謎(1 / 3)

“赤潮”之謎

大海通常是藍色的,你見過紅海潮嗎?紅海潮來臨時,海麵上如同鋪上了一層紅毯子似的,從外觀上看似乎很美麗,但對海洋中的生物來說,卻是一場滅頂之災。因為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在海麵上這層漂亮的紅毯子下麵,大批的魚類和其他生物要相繼死亡、變質,隨之而來的是陣陣難聞的臭味。這是什麼原因呢?科學家們會告訴你,這是發生了赤潮。

赤潮是海洋遭受汙染後所產生的一種獨特現象,是有機物和營養鹽過多而慚愧的。

有機物和營養鹽(氮、磷、鉀)是海洋植物所必需的成分和養料,但過多地輸入這些物質,會使某些生物暴發性地繁殖起來,從而引起海水變色。當然,這種變色並非全是紅色,它取決於在赤潮中占優勢浮遊植物種類,如夜光藻占優勢的赤潮為紅色,綠藻呈綠色,矽藻則呈褐色。赤潮大多數發生在內海、河口、港灣或是有上水流的水域,特別是暖流內灣水域。赤潮一般發生在春夏季。

赤潮是一種複雜的生態異常現象,其成因尚未定論。科學家們認為,赤潮的起因是近岸海水中有機物汙染所致。在正常的情況下,海洋中的營養鹽含量較低,這就限製了浮遊植物的生長。但是,當含有大量營養物質的生活汙水、工業廢水(主要是食品、造紙和印染工業)和農業廢水流入海洋後,再加上海區其他理化因素有利於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時,赤潮生物便急劇繁殖起來,形成赤潮。

既然大量的有機物進入海洋有利於植物的生長,為什麼又會造成生物死亡呢?這是由於密集的赤潮生物或其胞外物質堵塞了魚類的眼,可使之窒息死亡。同時由於赤潮生物的屍體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這樣會引起海水嚴重缺氧,甚至形成硫化物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及其休眠孢子,或當赤潮生物死亡時所釋放出來的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吸收後,就會造成中毒死亡。如果人食用了這種含毒素的海產生物,也可能造成中毒或致死。

進入海洋的有機物和營養鹽除了能夠引起赤潮、破壞生物資源、影響海洋生態平衡外,還能成為各種細菌和病毒的良好養料,因而促使其大量繁殖。聯合國的一份報告認為:紐約港由於接受了大量的生活汙水和廢物,細菌數目急劇增加。從1948~1968年的20年間,細菌數目增加了10倍。海水中的病菌還可以進入魚、貝類的體內,有的可直接危害其發育,有的則通過魚、貝類而進入人體,引起傳染病。我國1988年春季上海市居民就由於食用了這種帶病毒的毛蚶而引起甲型肝炎流行。

大量的有機物進入海洋並沉入海底,還增加了將該海域變成“死海”的危險性。如波羅的海的某些海區底層已經無生命存在了。這是由於波羅的海屬近乎封閉性內海,海水與大洋水的交換量極少,相反受陸地水的影響很大。大量的有機廢水進入波羅的海後,除了海水中的生物活動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以外,這些有機物在分解時也要消耗掉大量的氧氣,加上電體交換不良,氧氣供應不足,致使水體出現了缺氧現象。有的海底部分海水中的溶解氧幾乎為零,並出現了硫化氫,這時此海區就不會有生命存在了,也就變成了“死海”或“水沙漠”。海岸線變動之謎

地球表麵上陸地和海洋之間的海岸線,每天都在變化著。住在海邊的人都看到過,漲潮的時候,海水泛起白沫,呼嘯著向海灘上湧來,淹沒大片大片的沙灘:退潮的時候,海水又悄然無聲地退回到海灘以外很遠的大海裏。

但是,這種因潮水漲落引起的變化畢竟太小廠,而在最近地質曆史時期中,全球範圍內的海岸線變遷卻要大得多。

據科學家研究,最近:二三百萬年來.海岸線起碼發生過三次全球性的大變動、有時,海水漸漸退去,原來在海麵以下的大片土地變為陸地:有時,海水又漸漸漲上來,使沿海大片土地淪為滄海。海水就是這樣時進、時退,幾乎永不休止。

海岸線變動的幅度有多大呢?

就拿距我們最近一次的大海退來說吧、海水在距今大約7萬年前開始下落,一直到離現在兩三萬年前,海麵才遲到最低點,持續時間達四五萬年之久。當時的海平麵要比現在海麵低100多米!那時地球表麵的海陸分布是個什麼局麵呢?

就拿我國沿海地區來說,現在渤海平均水深隻有21米;福建和台灣之間的台灣海峽,廣東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水深都不足100米。因此,當海平麵下降100多米的時候,渤海消失了,台灣和海南島與我國大陸連成為一塊完整的大陸。

同樣,由於中國東部的黃海海底大部分露出水麵,朝鮮、日本和中國大陸之間沒有了海水阻隔,也連接起來。

世界海陸分布形勢當然也會發生驚人變化:白令海峽的消失,導致亞洲和北美洲相連;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的消失,使現在散布在海洋中的巽他群島連成一片陸地,從而使亞洲和澳大利亞大陸也連接了起來。世界其他地方,凡是海水水深小於100多米的海區都變成了陸地。

科學家作出這樣大膽的判斷有沒有科學根據呢?

有的。

下麵我們隻舉出幾個有趣的例證來說明這個問題。

幾年以前,我國一般輪船在離渤海海岸200多千米處作業,在那裏的海底打撈起一塊沒有被水衝刷過的披毛犀化石。

披毛犀是一種早已滅絕了的動物,滿身披掛著棕褐色的粗毛,生活在寒冷的草原上。披毛犀的存在,說明在地質曆史時期裏,渤海確實曾經是陸地。

20年前,一艘日本漁船在日本和朝鮮半島間的對馬海峽打魚,當拖網從海中拖上漁輪之後,人們發現,在一群活蹦亂跳的海魚中間,有一段長約1米的象牙,稱一稱,足有18千克。

漁民們把這段象牙送給科學家。科學家經過鑒定,認為這是大約生活在16000年到33000年前的一種古象牙齒。

那時,現在黃海所在的地區也是一片遼闊的草原,長相稀奇古怪的古犀和古象就是這片草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