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們所見的流星都是很難預料的“散兵遊勇”,但是有時也會出現像傾盆大雨那樣的“流星雨”。世界上最早的流星雨記錄是我國《竹書紀年統箋》中所記載的“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那是發生在公元前16世紀的一次罕見天象。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流星雨出現於1833年11月13日夜,當時的流星像飛雪源源而來,叫人目不暇接。後來科學家估計,那次下落的“仙女眼淚”在24萬左右。現在知道,流星雨的前身是飛蝗那樣的流星群,它們成群結隊沿著固有的軌道,一直在繞太陽默默無聞地運行,如果此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那麼當地球穿過這個交點時,就會闖進“飛蝗群”,形成壯觀的流星雨。由此可見,流星雨是有規律可尋的,它們出現的位置、時間幾乎都是固定的,所以天文學家能夠作出預報。

1998年天文學家曾經預測在11月會出現絢麗的獅子流星雨,由於媒體的炒作,當時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熱心人冒著冬夜的寒峭,耐心地恭候了一個通宵,結果天上隻是稀稀拉拉地出現了幾顆不大的流星,弄得天文學家好不尷尬。獅子流星雨每33年來次高潮,這在過去已經得到了多次證實。為何這次卻了無聲息呢?除了預報的時間有誤(比實際遲了十幾小時)外,獅子流星群軌道本身也有了一定的變化,實際上,流星群的總質量都很小,所以經不起“風吹草動”——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會使它的軌道發生變化,這樣,它的高峰期也會隨之而變,嚴重的還會使它的軌道不再與地球軌道相交,這樣,這個流星雨就不會再來到人間。當然也有與此相反的情況,原來不相交的變成相交,於是出現新的流星雨。風卷起農婦平安降落

1985年,湖北省監利縣廖橋鄉的一位名叫楊友香的農婦,在罕見的颶風襲擊下,作了一次驚險的“空中遨遊”。

1985年5月3日傍晚,一場巨大的颶風夾雜著冰雹,襲擊了監利縣北部的幾個區、鄉,颶風的中心風力在10級以上。高大的老樹被連根拔起,新建的樓房也遭到嚴重破壞。當時,從田地裏回家的40歲農婦楊友香手拿一把雨傘,正行走在離家大約2裏路的九大河南岸河堤上。突然,一股颶風襲來,將楊友香卷上數100米的高空,越過九大河,飛行500多米後才緩緩落到地麵。奇怪的是,她身上除了在“飛行”中被冰雹碰傷幾處外,著地後一點事也沒有。這一奇怪現象到現在仍是個謎。天降“金字塔”

1834年8月26日,意大利帕多地區下了一場罕見的冰雹。有些冰雹呈盤狀,厚達1英寸。其中有些表麵上呈現若幹層平麵,有直線構成的,也有曲線構成的,有透明的,也有不透明的。若把盤狀冰雹翻過來,從45°角的位置觀察背麵,可以看到一些四麵的水晶體,1.5英寸長,底部相互交錯,每一個頂上麵都蓋著一個四麵形的金字塔。

另外的那些冰盤子都是雙麵凸出,邊緣不規則的,可以看出有四麵水晶體形狀。還有一些是圓形和橢圓形的,由若幹層同心的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層交錯在一起而構成。它的中心是白色不透明的核兒。這些不太規則的冰盤狀物體的直徑約1.25至4英寸。

後來,這些冰雹都變成了透明的小冰塊,中間薄,邊緣厚。邊緣部分由3-5層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組成。中間部分是一些白色的圓環繞著一個清晰的核,核心部分融化較快,形成了一個冰環。這些不尋常的冰體的直徑有1.5-3英寸。

另外,1901年,在紐約亞曆山大灣村附近的聖勞倫斯河上,一場暴雨過程中也連續降了幾次冰雹。起初這些冰雹呈圓柱狀,有鉛筆杆粗細、0.375英寸長。後來冰雹變成胡桃般大,最後變成了圓盤狀,厚約2英寸,直徑有3英寸。它們非常硬,落在岩石上能彈起來,而且摔不碎。待它們融化成隻有原來體積的一半大小時,在許多冰盤子的中心都可以看到像人眼的東西,中央是瞳孔,周圍是眼眶,許多纖細的線條向四周呈輻射狀。

這些奇怪的冰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還有待研究。天飄“蠶絲”

1741年9月21日,在英國賽爾伯恩的一片曠野上,從高空中有蜘蛛絲像雨一樣地落下來,而且一直不間斷地落了一整天。這些蛛絲並不隻呈薄霧樣的絲狀在空中任意飄蕩,它們簡直就像絮片一樣。有的厚達1英寸,長5、6英寸,落下時的速度也特別快,顯然比空氣要重。向四周看去,映入眼簾的是連續不斷地落下的新鮮絲絮,在太陽光下就像閃閃發光的星星。這場絲雨的波及麵究竟有多大是很難斷定的,但是我們知道在布來得利、賽而伯恩和埃爾來期福德都下了絲雨,三個地方呈三角形,最短的一條邊約有8英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