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義複又拿出兩種玉質酒杯和玉壺,一種是裝著“風刀子”的,一種是裝著極品“龍象靈酒”的。
三人,“風刀子”平均每人一兩,“龍象靈酒”平均每人五斤。方語純由於酒量強差人意,還未及他們的一半。
另外,柳義還將“風刀子”拓寬經絡和“龍象靈酒”增長勁力的奧妙說與三人聽。並將自己的心得在現場詳實地與三人進行交流。
黑金兩兄弟雖是長年的修煉鍛體功,而且嗜酒如命,但他們均將兩者割裂開來。至多是覺得喝下質量上乘的靈酒以後,其法力和勁力有些增長。但從未見過有那一種靈酒能夠拓寬體內經脈,更沒有聽說過在經脈擴大後有一種靈酒能夠及時補充進去,進而增加勁力的說法。
方語純原本的性格喜靜不喜動,不甚熱衷喝酒。隻是修煉了梅連峰的那個“驚虹刀法”以後,聽說靈酒有利於活絡筋骨才學著多喝一些。
而今聽到柳義這麼一說,不禁愣了愣神,覺得相當新鮮。
他原本係一博覽群書、見微知著、舉一反三的修者,當下不由自主的說道:
“那麼,按陳兄之意,便是喝酒也能修煉嘍?”
柳義聞言,遂微微一笑,有些神秘地說道:
“其實,不但喝酒可以修煉,就是吃飯也未償不可。甚至是其它的行、住、坐、臥等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均可修煉。”
聽及於此,方語純愈是驚訝,愕道:
“行、住、坐、臥!……這……這如何可能?……”
柳義見此,沒有說什麼,而是反問道:
“那麼方兄是否知道,修者平時體內法力上的修煉總共分幾種呢?”
“這個隻要是修者均清楚,法力上的修煉共分三種:養法、煉法、打法。當然,實質上是兩種,因為煉法和打法一樣,僅是令法力如何能純熟運用而已。”
方語純當即很快便回答道。
“歸根結底,修者法力上的修煉,僅是一‘養’字而已。如果沒有培養,修者的法力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能作為。從此本意上說,養功最為重要。比如:修者往往在麵臨突破時,就會選擇去閉關,實則僅是不想讓任何俗事打擾,能一養到底,以實現突破罷了。”
說至此時,方語純仿佛有所領悟,不斷點頭。
柳義又繼續說道:
“然而,在這個方麵,修者麵臨著一個不可解決的矛盾,那便是大易上所說的‘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之問題。”
“‘孤陰不生’也即是說,閉關、修煉靜功雖然重要,但是一個人不可能為了法力上的長進而永遠去閉關修煉,如此不說他能否真正地受得了,即便是受得了,時間長了其身體便如一潭死水、一節枯木。”
“所以,世間便配合有動功一說。比如:我們所修煉的鍛體功法便算是比較好的一種。如此,經修者堅持下去,便能動靜結合、陰陽平衡,令體內法力不斷增長。”
“但是,在此又存在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方語純似乎是滿腹狐疑。
“按太極陰陽之理,在下自進入修真界以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培養法力的方法應該也是有陰陽之分,即‘陰養’和‘陽養’兩種法力的增長方法。由此才能真正做到動靜結合、陰陽平衡。”
“隻是方兄,你目下也始修鍛體功,你現好好回憶一下:結合之前的煉法、打法,是否覺得還有何問題?”
柳義沒有正麵回答,隻是一再反問。
“有何問題?……這……”,方語純皺眉苦思冥想起來,片刻之後,他突然眼神一亮,大聲說道——
“在下想到了:當下修真界,無論是煉法、打法,還是鍛體功法,僅是為了煉而煉,使法力上的運用更加嫻熟,使體質上更加堅韌,並沒有真正接觸到‘培養法力’這四字!”
柳義一笑,讚許說道:“對!所以才有了佛家‘行、住、坐、臥,不離這個’之說。在下自咐:此言正是道出了修煉的奧秘。它便是要求修者在除閉關和動功以外,處於忙亂動態的日常生活中均能培養法力之法。同時,道家所說的‘動靜無常’、‘無為而治’等等,也是在說這一些。不要說這兩家,其實,儒家之聖人也有過這種說法,而且還是在吃食的方麵也有涉及。”
“儒家?……”,方語純又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