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1章 :向導之利(1 / 2)

原本玉牌共有五種。章朗以及被殺死的那兩名結丹高手等陣外之人均有的玉牌,不過那乃是針對“山水迷蹤陣”的第一種變化所適用。為了以防萬一,他們的大哥將其餘的四種悉數收去。

其實,就在章朗受擊暈過去不久,在“大哥”的催促之下,那八人已將陣法轉換成功。

此時,他正安心地坐於溪邊的一塊大石之上,不時吞下一顆顆藥物,運功療傷。

他這一謹慎的習慣再一次救下了自己一條性命。

冥思苦想之下,直至日出時分,柳義等人依舊對該陣無計可施,便稍帶憾意地離開了此地,繼續進行他們的探險計劃。

經了解,無論是在那五重的險關還是之間的那些安全地帶,以至於整個龍象山的範圍,都活躍著一股股試圖劫掠別人的修者,章朗等人已在此處活動了十餘年,對這裏的一草一木以及大大小小的勢力都相當熟悉。

原本他們在龍象山裏麵有固定地盤,嗣後不知為何前兩年,他們不知如何得罪了山中一個大幫派,被趕了出來,隻能呆在進山之路的第一關和第二關的安全地帶,不時挑選一些合適的對象下手。

令柳義四人大感意外的是,在那兩名已然身隕的結丹高手和章朗的身上,竟然還有一份數千年前的地圖,較之他們手頭上那一份還要詳實得多。相互對比之下,前者的信息量居然為後者的十倍以上,明顯看得出來,該圖後來已被人進行了大量刪節。

至於其始作俑者到底是出於想獨占龍象山的靈草和礦石資源抑或是還有什麼別的目的,四人則由不得而知。

鑒於對龍象山的熟悉和了解及被實施控神術後所體現出來的忠誠度,章朗順理成章“光榮”地成為了四人今後進山最為可靠的向導。

據章朗講述——龍象山的進山之路共有五關,均是五片方圓數十裏的山脈。從外至內的順序,按其外麵的顏色分別是:黑、黃、碧、白、紅。從初至未,所代表的正好係五行重重受克的模式,即水—土—木—金—火,一山比一山凶險、難走。

而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隨著不斷的深入,其靈氣則愈來愈為濃鬱,至第三次“碧青山脈”山便開始有各種靈物和礦物。

除此路之外,龍象山的周圍盡是空間破碎和暗流湧動之地,根本不適合修者行走。

……

三天後的中午,方圓幾十裏的碧青山脈,峰如刀削,怪石嶙峋。五人已行至第三關中間的路程。

此時,他們站在一山峰之上,對著前路麵犯難色——

左之一路為一聳入雲端的青色石山,顯得獠牙猙獰;右之一路為一深邃不見底的深穀。

黑金拿著那個“黑風測息儀”,麵色陰深地說道:

“盡測息儀最大之探測範圍,無論是山上還是深穀,每一邊均有二、三十名修者在等著我們,其中結丹高手在各有七至八人不等。對方有如此的實力,我們不能貿然前往。”

“章朗,給我們說說看?”柳義一邊抬眼看著左邊的山路,一邊說道。

“各位大哥,這兩種地方,乃係前三關裏麵最為險要之處,左邊的山峰俗稱‘青天嶺’,右邊的深穀稱為‘碧落穀’,俱是‘煙、火、風、爆、沙、水’之活躍地帶,而左路尤以‘風、火’為烈,右邊以‘煙、水’為甚。即便是經常來往於第三關的修者對此也是小心翼翼,絲毫不敢大意。”

章朗麵露些許之怯意,看了看柳義,又說道:

“金大哥方才用測息儀控測到的那兩股人,實質為同一幫人,他們係最近五年以來才出現的莫名勢力,其戰鬥人員達二百人以上,自稱為‘穀嶺幫’,實力雄厚,專門在此二路占據有利地形開關設卡,向來往的修者收取買路財,一人二十靈石至二百靈石不等,主要的收取標準那要看他們當時的心情好壞和對方的修為而論。”

“實在沒有靈石的便要以采摘至的靈草、礦石甚至是寶物和儲物裝備等作為折算。就連我們這些人經過也是照納不誤,一塊靈石也不能少。”

“由於穀嶺幫人手眾多,戰力驚人,對地形相當熟悉,借助地利之便,那些不服他們收取買路錢敢於反抗的倒是十有八、九都吃了虧。”

“原先,一些深受其害的門派或散修組織反映到龍浮城城府處,後者也派人來清剿,但穀嶺幫那些耳目眾多,往往在事前便打探到消息而逃之夭夭,多次勞而無功之後,近兩年以來城府根本上對他們就聽之任之、視而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