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全部是由紅色的砂岩和頁岩組成。這些砂岩和頁岩是距今2.1億~7000萬年的地質時期堆積而成的。那時期,氣候異常炎熱,堆積的沙石泥土都經過高溫氧化,大雨淋溶,形成了大量紅色的氧化鐵。這些堆積物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褶曲隆起,把石化了的岩石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沉凹的盆地之中,構成了火焰山山體的火紅底色。當然了,火焰山的火紅還有自然環境作襯托。吐魯番盆地高溫火熱,焚風盛行,是我國西部“火爐”之一,元代就有人稱吐魯番為“火洲”。這裏的岩石風化,風蝕強烈,山石造型奇特,層巒疊嶂,懸崖峭壁。山上寸草不生,溝壑滴水不流,山麓砂礫成堆,在一望無際的灰白色戈壁沙灘的映襯下,火焰山紅色山體分外醒目。盛夏時節,晴空萬裏,氣溫特高,灼人的陽光照射在火焰山的紅色岩石上,紅光閃耀,雲焰繚繞,好似熊熊烈焰。當人們遠眺這赤峰禿嶺,好似火焰噴燃,又似火雲蒸騰,人們也會把這紅色的山看做是噴射著火舌的火焰山的。當然火焰山並不能噴火,噴火是人們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的一種幻覺。撒哈拉大沙漠“綠洲”之謎

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的北部,西起大西洋,東到紅海海邊,縱橫於大西洋沿岸到尼羅河河畔的廣大非洲地區,總麵積大約有800萬平方千米。

撒哈拉大沙漠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沙漠組成的,平均高度在200米至300米之間,中部是高原山地。它的大部分地區的年降水量還不到100毫米,氣溫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攝氏58度。

撒哈拉大沙漠當中,有時候也會看到一些水草豐盈的地方,被人們稱做“沙漠中的綠洲”。所以,“撒哈拉”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是“大荒漠”的意思,這個詞語非常形象地說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麼的荒涼。

那麼,撒哈拉大沙漠從古至今難道一直是這樣荒涼嗎?經過人們艱苦的探索,終於證明了撒哈拉大沙漠地區遠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遠古時期,還真的是一片綠色的平原。那些早期居民們也曾經在這片綠洲上,創造出了非洲最古老和值得驕傲的一代燦爛文化。那麼撒哈拉大沙漠的“綠洲之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19世紀中葉的時候,德國一位叫巴爾斯的探險家,在阿爾及利亞東部的恩阿哲爾高原地區曾經意外地發現了幾處古代的文化遺址。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有一天,巴爾斯正在恩阿哲爾高原地區行走著,前邊出現了一處高高的岩壁。巴爾斯抬頭一看,隻見那高高的岩壁上好像刻畫著許多岩畫,就急忙走了過去。等到巴爾斯走到岩壁跟前,看見那上邊刻畫著好多圖案。這些圖案當中刻畫的有馬、有人,竟然還刻畫著水牛的形象,而且那水牛的形象刻畫得特別清晰。巴爾斯的心裏感到非常驚訝巴爾斯弄不明白,但是他暗暗地記住了這件事情。

不久,巴爾斯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其他沙漠地帶,也發現了水牛的岩畫。這時候,巴爾斯的心裏開始琢磨:“撒哈拉大沙漠裏既然有水牛的岩畫,就是說這裏曾經生活過水牛這種動物,否則,人們不會憑空把水牛的形象刻畫在岩壁上。既然這裏有水牛的形象,就可以說明這裏在遠古時代一定會有水和草,要不水牛怎麼能活呢?既然這裏有水牛,這就可以說明在遠古時代一定有遊牧民族在這裏居住過。如果按此想法往下推理的話,撒哈拉大沙漠在遠古時代一定是個綠洲了。”

後來,巴爾斯在恩阿哲爾高原地區的岩畫上,發現了犀牛、河馬和一些在水裏生活的動物岩畫。他還驚奇地發現,在這些岩畫裏邊竟然沒有駱駝這種動物。巴爾斯感到更加興奮。因為隻有有沙漠的地方,才會有駱駝!隻有有水和草的草原上,才會有水牛、河馬!撒哈拉大沙漠裏的岩畫上沒有駱駝,這就說明這裏在遠古的時代一定是有水、有草的大草原,決不會像現在這副樣子,到處都是沙丘和流沙。

於是,巴爾斯把撒哈拉大沙漠的曆史分成了前駱駝期和駱駝期,來標明撒哈拉大沙漠的草原時代和沙漠時代的鮮明界限。後來,考古學家們都普遍采用了巴爾斯這種對撒哈拉大沙漠的曆史分期。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法國一位叫法拉芒的地質學家曾經到了阿爾及利亞奧倫南部。他在那裏也發現了一些古代洞穴壁畫。經過仔細認真地考察,法拉芒覺得巴爾斯把撒哈拉的曆史分成草原時代和沙漠時代非常合理。這時候,法拉芒還發現這些古代洞穴壁畫裏邊,早期的作品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到了晚期的壁畫當中忽然就沒有了水牛的形象。這是怎麼回事兒呢?法拉芒認為,那時候撒哈拉地區的自然條件肯定是突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也就是說這裏的水源沒有了,撒哈拉才逐漸變成了沙漠。這樣,撒哈拉地區原先的那些水牛也就沒有辦法再活下去了。沒有了水牛,居住在撒哈拉裏的人們當然也不再去刻畫它了。

1956年的時候,法國一個叫亨利·諾特的科學家曾經帶領著一支法國考察隊來到撒哈拉大沙漠,在阿爾及利亞的阿哈加山脈和恩阿哲爾高原地區進行考察。他們經過好幾個月的艱難跋涉,最後飲水用完了,大部分隊員生了病,實在是沒有辦法再往前走了。亨利·諾特決定呼叫飛機前來救援,放棄這次考察計劃。沒想到,就在這時,他們忽然發現了一些古代的山洞。亨利·諾特和隊員們立刻忘記了渴,忘記了累,忘記了病痛,動手發掘了起來。結果,他們除了找到了一些古代山洞,還找到了一條隧道。在那些山洞和隧道裏,他們找到了大約三萬件壁畫作品。亨利·諾特和隊員們一看,哎呀,這些壁畫作品的色彩太豐富了,而且有著各種各樣的圖案,實在是太珍貴了。他們別提有多高興了,趕緊拍照的拍照,製作拓片的製作拓片,興奮地忙碌了起來。

亨利·諾特和隊員們從撒哈拉大沙漠回到法國的巴黎以後,立刻對那些壁畫的照片和拓片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最後,他們認為,這些壁畫生動地反映了撒哈拉地區有綠洲時代的社會風貌。

這些壁畫當中,有古代遊牧部落圍剿野生動物的狩獵場麵。那些野生動物的形態刻畫得非常逼真,讓人一看就能夠認出來是大象、獅子、野驢,還有什麼河馬、犀牛、羚羊。它們被獵人追得拚命地奔跑著,那模樣特別瘋狂,看上去就好像要從畫麵上跑出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