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葉猴是一種溫和的群居動物,群內成員會很好合作,很少發生爭鬥。一般由1—3隻成年雄猴為頭領,帶領25—30隻猴子。但如果有一隻年輕的雄猴登上首領寶座,它會殺死老猴王留下的所有幼猴。有些科學家認為,新猴王殺死未斷奶的幼猴,是為了更快地得到自己的子孫。因為哺乳動物在哺乳期一般不繁殖,殺死幼猴可促使母猴及早進入繁殖期,從而早日生育新首領的子女。因此,這種殺嬰行為對於整個種群可能是一種生殖上的進步。這種觀點叫“生殖優勢”。

不過,母猴總是愛自己孩子的。如果有一隻雌猴此時已懷孕,它為了保護腹中的胎兒,會隨機應變地製造一幕生物學上的騙局:它假裝已經發情,與新上台的猴王進行交配,使這位新首領以為將要降生的小猴真是它親生孩子。雌猴從而成功地救下了這條小生命。

一種生存適應

社會生物學家認為,“同緣相親”是動物的一種本能,是一種生存適應。動物終究是動物,它的生存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傳播自己的基因。如果崖燕不能認親,就可能把辛辛苦苦找來的食物給別的幼鳥吃,而讓自己的孩子餓肚子。新猴王要咬死老猴王的後代,因為這些小猴不會有它的基因。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遠在距今2.25億年至7000萬年前的中生代,地球是恐龍的世界,但後來恐龍又為什麼滅絕呢?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空中有飛龍和翼手龍。飛龍長著尖長的頭顱,尖利的牙齒,身後還拖著一條長尾巴,它兩翼展開時有6米多長。翼手龍已經逐漸進化了,頭骨變輕,牙齒和尾巴已經退化或消失。它們都在海麵飛行,捕食魚類。

海洋裏有魚龍和蛇頸龍。魚龍的外形有點像現代的海豚;蛇頸龍與魚龍一樣,但頸很長,牙齒尖利,最大的蛇頸龍約有15米長。它們是海洋的霸主,也是以捕魚為生的。

在陸地、湖泊和沼澤地裏有各種各樣的恐龍。它們形狀有的像鴕鳥,有的像烏龜,有的像袋鼠,最大的體重約80噸,比16頭現代非洲大象還要重,最小的隻有雞那麼大。它們有的吃植物,也有的吃別的恐龍或其它動物。

然而,遍及地球各個角落的恐龍,生活了約1.3億年之後,竟然一個不剩地永遠從地球上消失了,這是為什麼呢?

英國一位名叫托尼·斯韋因的科學家認為:約在1.2億年以前,最早的有花植物出現了。而在有花植物的組織內,常常含有作用強烈的生物堿,許多生物堿會對恐龍的生理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有的生物堿,如瀉花堿、馬錢子堿等,具有很大的毒性,恐龍吞食了過量的生物堿毒素後,引起嚴重的生理失調,最後導致死亡。他還認為,在歐洲發現的身體纖細、脖子較長的妮骨龍,死亡後身軀發生扭曲,主要是由於吃了過量的馬錢子堿所致。

美國的科學家活利斯·塔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戴爾·拉塞爾認為,一場飛來的橫禍臨近地球的超新星爆炸引起了恐龍的滅絕。他們解釋說,超新星在爆炸時,相當於10個太陽集中在一起那樣巨大的恒星爆炸,能釋放出10萬個1000萬噸氫彈的能量。這些能量,使地球表麵的20~80千米厚的上部大氣層加溫,因此地表上刮起大台風、下起強烈暴雨,而這些從地表卷起的高溫空氣在高處形成冰雲,像屏幕一樣遮住了太陽的輻射熱,從而降低了整個地球的溫度。這樣,習慣於熱帶性氣候的恐龍,統統被凍死了。

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的認為,隨著植物的進化,空氣中的氧日益增加,加快了恐龍腹內食物的消化,而恐龍又沒法獲得大量食物,最終全部死亡;有的認為,由於大陸漂移,引起氣候的劇烈變化,恐龍無法適應這一變化以致死亡;有的認為地球氣溫的變化,使性腺極為敏感的恐龍喪失生殖能力,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有的認為,那時恐龍的生活環境發生了突然變化,嚴重的幹燥氣候和微量元素的汙染,影響了蛋殼的正常發育,形成病態蛋殼結構,造成恐龍滅絕。

這些說法雖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恐龍究竟如何滅絕,隨著科學的發展和人類不斷的探究,會找到一個圓滿的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