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麵上,可以將雪花堆積在一起用來實現一個好的滑雪方案,或者可以用它們來堆雪人。而在幹燥的寒冷的高地或高原上,粉末狀的雪十分典型。在科羅拉多,一英尺的雪通常會融化成不足一英寸(25厘米)的水,而在大西洋沿岸,則會融化成足足達3英寸(8厘米)的水。在冬天,厚重的、潮濕的雪花也會很快地結合,用不了一小時,便會將灰白的像寶石般的天空的整體性破壞。冷凝的霧淞和雨淞
霧淞和雨淞俗稱“樹掛”。在寒冷的冬季,近地麵有霧,而且霧內小水滴的溫度已在0℃以下時,一些樹枝、電線或近地麵物體的突出部位,有類似霜一樣的乳白色凝結物,這就是霧淞。
霧淞有兩種。一種是過冷卻霧滴碰到冷的地麵物體後迅速凍結成粒狀的小冰塊,叫粒狀霧淞,它的結構較為緊密。另一種是由過冷卻霧滴凝華而形成的晶狀霧淞,結構較鬆散,稍有震動就會脫落。
如果在近地麵存在一個逆溫層,即溫度自地麵向空中有逐漸遞增的趨勢,那麼當雲中的過冷雨滴降至溫度低於0℃的地麵及樹枝、電線等物體上時,會立即凍結成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層,使樹枝或電線等變成粗粗的冰棍,有時還邊滴淌、邊凍結,結成一條條長長的冰柱,這就是雨淞。雨淞也叫冰淩、樹凝,形成雨淞的雨稱為凍雨。
我國大部分地區雨淞都在12月至次年3月出現。雨淞最多的地方是四川的峨眉山,平均每年出現1352天,最多的年份出現167天。霧淞出現最多的地方是在吉林省的長白山,年平均出現1789天,最多的年份有187天。
嚴重的雨淞會壓斷樹枝、作物、電線,影響交通。如河北承德於1977年10月27—28日出現了一次罕見的雨淞,使60多萬棵樹折斷。電荷碰撞生雷電
閃電和打雷是大氣中的一種放電現象。在人們不知道雷電發生的原因之前,以為天上有“雷公”、“電母”之神,還杜撰了“雷劈孽子”的故事來警告那些忤逆不孝的人。
1752年7月的一天,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冒著生命危險,在雷雨中將一隻帶有鐵絲尖端的絲綢風箏放上了天,結果把天雷引到了地麵。這次實驗揭開了千百年來的雷電之迷:原來,天上的雷電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兩個物體摩擦生電完全是一回事。
在夏季悶熱的午後及傍晚,地麵的熱空氣攜帶著大量的水氣不斷上升到天空,形成大塊大塊的積雨雲。積雨雲的不同部位聚集著正負兩種電荷,這時地麵因受到近地麵積雨雲中的電荷感應,也帶上了與雲底不同的電荷。我們知道,不同的電荷是會相互吸引的。但是空氣的導電性能很差,它阻擋著正負兩種電荷的會合。當雲層裏的電荷越聚越多,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把阻擋它們會合的空氣層擊穿,打開一條狹窄的通道,強行會合。由於雲中的電流很強,通道上的空氣就會被燒得熾熱,溫度比太陽表麵還要高好幾倍,所以會發出耀眼的白光,這就是閃電。雷聲是因為通道上的空氣和雲滴受熱而突然膨脹後發生的巨大聲響。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出的,但由於閃電是光,它的速度(每秒30萬公裏)要比是聲音的雷的速度(每秒340米)快得多,所以我們平時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雷電可以擊毀房屋,造成人畜傷亡,還會引起森林火災,破壞高壓輸電線路。雷電更是安全飛行的大敵。如飛機誤入雷雨雲中,易遭受強烈顛簸,使飛機外殼結冰,甚至遭受直接電擊,造成飛行事故。
當然,雷電並不都是壞事。仲夏季節產生雷電的雷雨雲往往伴隨著降雨,能給農作物提供充分的水分。雷雨將大氣中的灰塵、煙霧等汙染物衝刷一光,起著淨化大氣的作用,使雨後的空氣變得更加清新。另外,閃電產生的高溫,能使空氣中氮氣和氧氣直接化合成二氧化氮,隨雨水滲入土壤中變成硝酸鹽,它是肥田的上等肥料。色彩繽紛的虹霓
在炎熱的夏天,一陣暴雨過後,有時我們能看見一條七色的彩環橫跨南北,懸掛有空中,這就是虹。有時在虹的外側還能看到第二道虹,光彩比第一道虹稍淡,稱為副虹或霓。虹和霓色彩的次序剛好相反。虹的色序是外紅內紫,而霓的色序是外紫內紅。
我國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虹的記載。古人以為虹是龍在雨後的顯形,所以虹字帶上了“蟲”字旁,並一直沿用至今。其實,虹是飄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反射太陽光而形成的。如果我們在天氣晴好的早晨或傍晚,背著太陽站著,然後用嘴向空中噴出一口水,就會看到在那些水珠上麵有一條小小的彩虹。而一場大陣雨後的空氣中,就飄浮著許多像這樣的小水珠,它們就像一個個懸浮在空中的三棱鏡,太陽通過它們時,先被分解成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帶,然後再反射回來。這時,如果有人站在太陽(在地平線附近)和雨滴形成的“雨幕”之間,就會看到一條色彩繽紛的彩虹。如果太陽經過小水滴的兩次折射和反射,那麼在虹的外側就會出現顏色稍淡、排列相反的霓。
虹的色彩鮮豔程度和虹帶的寬度與空氣中的水滴大小有關。水滴大,虹就鮮豔清晰,比較窄;水滴小,虹就淡,也比較寬,如水滴過小,就可能沒有虹。
虹主要出現在夏季,冬季很少見。這是因為夏季多雷陣雨,雨滴也較大。往往一陣雨過後,很快轉晴,空中尚飄浮著很多小水珠,經太陽照射後就形成了虹。冬天一般天氣幹燥,下雨機會少,陣雨就更少,所以冬季較難見到虹。預兆天氣的霞
在日出和日落前後,天際有時被染成紅或橙紅色的豔麗色彩,這就是霞。出現在早晨的叫朝霞,出現在傍晚的叫晚霞。
霞是怎樣產生的呢?日出和日落時分,太陽光要通過較厚的氣層才能照射到地平線附近的空中,當陽光通過大氣層時,因紫色光和藍色光波長較短,被散射減旨得到厲害,到達地平線上空時已所剩無幾了。餘下的光線隻有波長較長的紅、橙、黃色。這些光線經地平線上空的空氣分子、水氣和塵埃雜質的散射後,我們就能看到色彩豔麗、美如畫卷的彩霞了。
空氣中的水氣、塵埃雜質越多,彩霞的顏色就越鮮豔。天上如有雲塊,這些雲塊也會“染”上豔麗的色彩。
1883年8月23日,印度尼西來的喀拉喀托島上,發生了一次強烈的火山爆發。噴發出的火山灰渣約有180億立方,大量細小塵埃升到七八萬米的高空,長期彌漫於天空。所以那一年,世界各地看到的彩霞都特別鮮豔美麗,人們稱之為“血霞”。
由於霞的顏色和鮮豔程度與大氣中水氣的含量、塵埃多少有關,因此,霞的色彩與出沒對天氣變化有指示意義。諺語說:“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裏”,就是說早霞預兆雨天,晚霞預示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