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堂坐了不久,沈雁翎便帶著妻兒離開了。
出了學堂,一家人也沒在鎮上多耽擱,直接向小河村走去。沈雁翎雖然不曾離開過小河鎮,但讀的書多,知道的東西不少,寧兒又是個性格開朗的,阿箏活潑可愛,一路上說說笑笑的,阿箏倒也沒有喊累。
小河村到鎮上的路上有兩座山,平時走的道就在兩山之間的穀地,一條小河從村後的山裏流出來,從兩山間向外流去,小河村也因此得名,而他們所走的路便是沿著小河的。小河村地處南方,所屬的清河郡臨海,金龍國四大出海港口,有兩個在清河境內,因此也是金龍國十分富庶的州郡,隻不過,小河鎮不臨海,離州府也遠,算得上是偏遠山區了。
三人走到兩山間的穀地,卻見河中漂來一個木盆,阿箏眼尖,遠遠地便看到了,指給父母看,寧兒和沈雁翎隻當村裏人家洗衣的木盆順水漂了來,想到鄉裏鄉親的,幫人家撿回去也是好的,便決定在河邊等一下,待木盆近了再去撿。
一家人在河邊的石頭上坐下,等著木盆漂近。還未下春雨小河裏的水不急,木盆也就緩緩漂來,從出現在他們視線中到離他們不過丈把兒遠也花了一些時間。隻是這時,寧兒卻聽見一陣極輕的嬰兒哭聲,寧兒皺皺眉頭,轉眼看向沈雁翎,卻見沈雁翎也是眉頭一皺,稍一猶豫,沈雁翎飛身踏水而去,將木盆撈上岸來。
寧兒和阿箏便湊過去看,果然,木盆中是一個繈褓,準確的說,是一件舊襖子包著一個看樣子不滿百日的男嬰。天氣還微寒,又是放在河中漂來的,雖然包著襖子,嬰兒小臉還是凍得微微發紫,哭聲已經很輕,寧兒搭上脈仔細瞧了瞧,不足月生的孩子,身體本就比較弱,從脈象上看,孩子已在河裏漂了大半日了,幸而沒有凍傷。
寧兒心疼的抱起孩子,沈雁翎解了外裳給孩子裹上,寧兒想到木盆在河裏漂了那麼久,襖子早就潮了,便解開了襖子,準備把沈雁翎的外衣裹在裏麵,也能暖和些。
“當”一聲,一個東西從襖子裏落了出來,寧兒沒工夫管,繼續把衣裳給孩子裹上。
阿箏好奇,蹲身從地上撿起東西來,竟是一塊金牌,一麵龍紋,一麵光潔。沈雁翎從阿箏手裏拿過金牌,仔細看了一遍,對著寧兒歎了口氣。寧兒了然,想必這孩子也來曆不凡吧,不由問道:“怎麼辦?”
沈雁翎歎了口氣,都抱回來了,總不能再扔回去吧。到底是一條人命,別說阿箏在跟前,不能教壞了孩子,就是良心這一關,他們都過不了,若真扔了,怕是他們一輩子的不能釋懷吧。“既然抱回來了,就養著吧,不過是多一張嘴吃飯,就當咱生的就是,好歹是一條人命。”沈雁翎無奈地說。
寧兒往手裏嗬氣,貼在孩子臉上,給他暖一下皮膚,聽沈雁翎這麼說,也點點頭,既然遇到了,自然要救他一救,隻不過,“當初,你也是這麼把我撿回去的嗎?”寧兒忽然問道。
沈雁翎無奈歎息,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