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華山大會
卻說萬木春雖然年紀小,但是入華山卻有年頭了,十五年前,陳摶去峨眉山講學,在劍南道的路邊碰上了被人遺棄的一個孤兒,陳摶心生憐憫,就把他帶回了華山,取名萬木春,並收為四徒弟,萬木春習武認真,很得陳摶的賞識,年紀雖然不大,武藝卻十分精熟,和大師兄陳踏法一樣擅長踢月腿。
此時距離華山大會尚有二十多天,由於公事繁忙,陳踏法又身受重傷,陳摶隻得自己出來主持大局,而楊幽雲則找三師叔車千秋學習踢月腿,他一心想在華山比武大會時用踢月腿打敗四師叔萬木春,因此這二十多天一直在勤加苦練。
這一天,剛下了一場大雨,華山之巔人山人海。
高台之上,是兩個小道士之間在相互切磋拳腳,這兩個小道士,一個十七八歲的年紀,身穿黑色道袍,手持一條盤龍棒,另一個小道士年齡稍大,約有二十歲出頭,頷下微有胡須,赤手空拳,台下是陳踏法、邵雍、車千秋等人,卻是沒有陳摶。
之間那個使盤龍棒的道童一個“猛龍鬧江”,盤龍棒向著另一個道童的頸部掃來,原來這盤龍棒由兩根木棒製成,一長一短,中間用鐵鏈相連,類似於後來的雙截棍,隻是比雙截棍稍長,趙匡胤當初製盤龍棒,為的是在戰場上絆敵方馬腿,卻萬沒想到這盤龍棒威力巨大,比普通的鐵棒有過之而無不及,趙匡胤文武全才,自己又創作出一套盤龍棒法,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那個赤手空拳的道童見盤龍棒到來,身形一矮,躲過了一棒,使盤龍棒的那個道童顯然是個急性子,見一棒不中,轉身橫掃,奔對方腿部掃來,行動極為迅速。
台下,車千秋對邵雍說:“二師兄,看來還是袁宏略勝一籌啊。”邵雍道:“三師弟,別急嘛,我看不見得,袁宏性子太烈,果然是你教出來的徒弟,倒不如劉年老成持重,我看,這一場,我看劉年有幾分勝算。”車千秋一哼道:“那咱們就接著向下看吧!”
這個使盤龍棒的道童,正是車千秋的徒弟袁宏,車千秋性子剛烈,他教出來的徒弟跟他都有幾分相似之處,都是一副拚命三郎的架勢,那個赤手空拳的是邵雍的徒弟劉年。
邵雍和車千秋都是華山派成名的大俠,他們出手比武,定然會有勝有敗,到時候誰的臉麵上也不好看,所以每個人就派出了一名弟子代表師父比武,車千秋對這場比武勢在必得,而邵雍對之看得很淡。
劉年見對方的盤龍棒向自己的腿部掃來,跳起身來,躲過了這一棍,同時一腳向袁宏的下巴踢去,這一腳如果踢中了,袁宏勢必會身受重傷,台下的車千秋也不禁暗暗為之捏了一把冷汗。
隻見袁宏見劉年的腳到來之時,頭向後一揚,翻了個空心筋鬥,之後穩穩落地,車千秋叫了一聲好,再看邵雍,邵雍的臉上仍然不動聲色。
袁宏和劉年兩個人你來我往,轉眼間二十多個回合過去了,卻見袁宏的盤龍棒攻勢漸緩,車千秋在台下拍著大腿罵道:“袁宏,怎麼這麼不中用,這麼多年的武藝白學了嗎?”袁宏聽見師父的罵聲,心裏更加急躁,急中生亂,被劉年一拳擊在肩頭,袁宏悶哼一聲,倒在地上,盤龍棒也鬆了手。
邵雍見劉年得勝,自是十分歡喜,瞥眼看看車千秋,見車千秋的臉色十分難看,道:“三師弟,勝敗乃兵家常事,你不要把這些小事放在心上。”車千秋不服氣,說道:“二師兄,咱們再來。”接著大吼一聲道:“李誌。”應聲而到的不是旁人,卻是楊幽雲,車千秋喝道:“你來幹什麼?”楊幽雲不緊不慢地道:“三師叔,這幾天我一直跟你學武,今天就讓我來代表你出戰吧!”陳踏法道:“雲兒,不得無禮,你豈會是你劉師兄的對手。”楊幽雲道:“師父,還沒有比試,你怎就知道我不行。”車千秋衝著楊幽雲豎起了大拇指,讚道:“好小子,倒有誌氣,好了,就讓你來打這一陣吧!”楊幽雲道:“謝謝師叔。”
邵雍暗笑道:“這小子,才來華山幾天,就這麼殺氣畢露。”
楊幽雲上了台子,劉年並不認識他,問道:“這位師弟是?”楊幽雲更不搭話,上去就是一拳,還是那老一招“直踏洪門”,劉年不躲不閃,也給他來了一招“直踏洪門”,一拳頭正好打在楊幽雲的拳頭上,把楊幽雲震得右臂酸麻,車千秋連連搖頭,劉年嘻嘻冷笑,楊幽雲臉一仰,強自說道:“得意什麼,接下來才是厲害的。”
這一次是劉年首先出招,握緊一拳,向楊幽雲的太陽穴上打來,楊幽雲知道自己的力氣不如他,不敢硬扛,低頭急躲,卻不料就在他低頭躲過的同時,劉年的膝蓋從下麵直擊上來,楊幽雲大驚,急忙用手掌拍打他的膝蓋,勉強應付過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