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未有一天,會如此的懷念我120公分的身高。而且更糾結的是,我變成了“忒休斯之船”。
忒休斯作為英雄,在克裏特島上擊敗牛頭人之後,返回了雅典。他返航的船被當保存起來,作為這一偉大功績的紀念碑。但是年複一年,這艘船會逐漸的腐朽,於是人們每年都用新的材料替換掉腐朽的船身。終於有一天,這艘船上沒有一塊木板是原來的了,那麼這艘船還是原來那首忒休斯的船嗎?
建造出了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嗯,高層肯定很多人會高興,更何況,召喚的時候,有很小的幾率出現連帶召喚——就是添頭。比如說,造出戰列艦,會多出一艘驅逐艦什麼的——一般會發生在遠比就很密切的兩艘船之間。比如曾經發生過召喚出俾斯麥,連著一起出來歐根親王的。還有召喚出希佩爾海軍上將,結果發現上麵卡著螢火蟲的。
所以作為召喚出企業號的副產品,多了一艘驅逐艦,理論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資源不夠。召喚出企業號,已經是填了一艘半殘的驅逐艦出來了。當企業媽媽發現建造沒有結束的時候,放出F14清場之後,果斷把自己的左臂和5個反應堆從資源口投了下去。
所以……我被自己給建出來了。
順便換裝核動力。
順便由於資源匱乏,身高損失了十公分,不過好在身上沒少什麼部件。
然而我寧願少什麼部件,至少換成全裝之後,能修上。比如企業媽媽,她的反應堆隻要找個船塢就能按上,甲板也能重新鋪好。大部分情況下,缺少資源是無法完成建造的,會發生英靈已經召喚,但是身體無法形成的情況——比如這次。但是過去也曾經發生過,某個倒黴提督在資源不夠的情況下建造,結果出現了無頭的新奧爾良號的情況,據說現場極為驚悚,要不是提督都受過抗SAN值降低訓練,估計當場就會被嚇死。
但是無頭的新奧爾良學姐,後來大修把艦艏修上了。但是我的艦體昆明號,確實全須全尾的,讓我都不知道去哪裏找那失落的十公分……
“別想太多了,隻要知道你依舊是我的孩子就好了。”媽媽從身後走來,拍了拍我的肩膀。
拉菲號,重傷。按老媽自己的話來講,500毫米之下的口徑完全不會對她造成威脅,自稱神風不倒,這種自信也沒誰了。
我們站在密蘇裏號的甲板上,上層建築幾乎榻了一半,艦艏的主炮被炸飛,動力也不足。按理來說,這種狀態下,戰艦是不應該出航的。但是我們有不得不出航的理由。
珍珠港一役,由於坐灘的命令,主力艦無一沉沒。驅逐艦和巡洋艦在混戰和隨後的核打擊中,沉沒了不足十艘。在這樣的戰鬥中,損失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微乎其微了。然而……
在岸邊協調指揮的海軍軍官,即使知道了核打擊的時間,也無一撤退,戰鬥到了最後一刻,無一幸存。
372位海軍軍官的屍體,被海軍旗幟包裹著,一排排地從甲板上投入了海麵。
站在甲板上肅立的艦娘,舉起手中仍然冒煙的艦炮,開炮致意。
沉悶的炮聲,飛散的水霧,壓抑的空氣,甲板上站的幾個小學生低聲抽泣了起來。
“想開的,你至少還活著,不是嗎?”
包得跟木乃伊一樣的政委正在勸慰小學生。她和格蘭特中將在失火的核彈控製室完成了發射,渾身大麵積燒傷。多虧現在科技進步了,擱戰前就隻能等死了,現在渾身纏著繃帶還參加了同儕的葬禮。
格蘭特中將看我情緒低落,過來搭話。
我不僅僅是情緒低落,而且羅輯混亂。
我現在有點理不清2333小隊艦娘和提督的關係了。按企業媽媽的話說“你是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