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分

莫裏斯

1567年11月14日,莫裏斯出生在德國的迪倫堡(Dillenburg),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戎馬生涯。父親沉默者威廉早期曾領導荷蘭人民舉行反抗西班牙統治的起義,但卻遭到了失敗。可莫裏斯卻在父親的熏陶下學習了戰爭藝術理論,同時他也沒有忽視義務教育的學習,他進入了海德爾堡學校,之後回到父親身邊,在安特衛普學校學習數學,後來在萊頓大學學習古典文學。

1584年,威廉遭到暗殺,十七歲的莫裏斯接任了領導地位,這是他和父親所始料不及的。盡管年紀輕輕,莫裏斯卻成為各省聯合軍政府的領導者,並在接下來的幾年裏統領軍隊將轄區擴展至包括荷蘭和瑞蘭德等鄰省,除了掌管政府的職責以外,莫裏斯還接受了海軍與陸軍上將的軍銜,這些軍職使莫裏斯得到了荷蘭所有軍隊的統領權。他在荷蘭軍隊中大舉進行改革和創新,確保荷蘭從西班牙手中贏得了獨立。他對步兵組織的改革提供了軍隊中作戰單位規模的雛形。他還是一位運用炮兵和工兵聯合作戰的包圍戰高手,認識到建立良好的軍餉製度和過硬的征兵規定對一個專業化的軍事隊伍非常重要,還建立了第一所軍事學校培訓軍官。

莫裏斯認識到荷蘭要想擺脫西班牙的統治就必須重組軍隊。研究過羅馬軍隊和非常喜愛數學的莫裏斯將基本作戰力量單位的人數減少至五百人,並將其組建成為一個類似於在未來軍隊中占主導地位的軍隊模式——“營”,莫裏斯在這個編隊內部的正中央安排了長槍手,各個側翼布置了火槍手,這種安排能夠使全部士兵從一開始就投入戰鬥,從而取代了前仆後繼的作戰方式。莫裏斯依靠機動作戰以補充人員的傷亡,在和平時期反複演練軍隊,以便他在戰爭中可以快速地將軍隊轉移至出現危機的地域。

莫裏斯還為他的軍隊配備了最先進的武器,包括射程較遠的點火火槍,並標準化了軍中炮口徑的尺寸,將炮架與發射支架綜合運用在了步兵編隊裏。莫裏斯對荷蘭騎兵的改革卻一直比較少,但他對這些馬上士兵進行的大量的軍事訓練得以使他們在戰爭中能夠迅速地對所發出的命令做出回應。

莫裏斯還很關心每一位士兵和軍官。他在地方征兵,製定嚴事的軍隊訓練計劃和軍隊紀律,並按照正規的標準提供可靠充足的軍餉,這在16世紀的軍隊中是不常見的。莫裏斯鼓勵軍官們進入地方大學進行學習,並在16世紀90年代早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陸軍學校,培訓軍官。

到了1590年,莫裏斯已經集結並訓練了一支反應快、機動性強、行軍神速並忠誠可靠的軍隊。由於西班牙軍隊調出了一部分軍隊去完成歐洲大陸以外的軍事任務,莫裏斯趁此機會於1590年占領了布雷達(Breda)和史坦柏根(Steenbergen),1591年又奪取了德文特(Deventer)、聚特芬(Zutphen)、奈梅亨(Nijmegen)和格羅寧根(Groningen)。此時的莫裏斯已經控製了荷蘭北部省,接下來的十年裏他將城市、村鎮和河流聯結起來築成了一道由炮兵和工程障礙支持的防禦體係。

修築防禦戰線的同時,莫裏斯繼續進攻西班牙控製的南方各省。1597年1月24日,在惡劣天氣的掩護下,莫裏斯率領七千兵力在特恩豪特(Tournhout)向西班牙六千兵力發動了進攻。戰爭結束後,荷蘭軍隊僅損失了一百人,而被殺死的西班牙軍隊則有二千五百人。1600年,莫裏斯繼續向南進軍,入侵佛蘭德斯省,7月2日,在佛蘭德斯省的尼爾波特市擊敗了西班牙三千五百人的軍隊。然而這次勝利卻給莫裏斯帶來了二千五百兵力的損失,加上補給線過於漫長,迫使莫裏斯不得不撤回到了荷蘭境內。

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莫裏斯進行了幾場小的陸地戰和海上戰鬥,還平息了國內衝突。1609年,西班牙迫於他強大的軍隊和堅固的防線簽訂了長期的停戰協定,可1621年莫裏斯拒絕續簽此協定並重返戰場。然而在這最後的戎馬時期裏,莫裏斯沒有取得什麼重大的勝利,1625年4月23日,莫裏斯在海牙死於肝病,享年五十七歲。

盡管莫裏斯從來沒有遇到過來自國外的入侵而進行保護家園的戰鬥,也沒有去尋求征服其他的土地,可他能夠排在這份最具影響力的軍事領導家名單裏的價值在於,他建立了機動作戰部隊“營”的雛形,並且提升了對征募士兵和軍官們的關心和訓練。古斯塔夫斯·阿道弗斯就是因為采用了莫裏斯的改革創新並加以改進,從而成為了空前卓越的軍事領導人之一,橫跨整個歐洲的許多軍隊也都在模仿莫裏斯創立的軍事機構與訓練技巧。

克倫威爾

1599年4月25日,克倫威爾出生在英國亨丁頓郡一個鄉紳世家。他的童年鮮為人知。17歲時,克倫威爾去劍橋錫德尼·蘇薩克斯學院學習。1617年,父親突然去世,他不得不放棄學業,回家照料。兩年後他又到倫敦學習法律。21歲時,克倫威爾與商人的女兒伊麗莎白·波琪結婚,從此在亨丁頓定居務農。1628年,他被選為亨丁頓自治鎮代表,出席查理一世的第3屆國會,開始登上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