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部分
大陸會議
1749年的夏天,華盛頓被任命為政府測量員。
1753年11月15日,華盛頓奉命出使法控北美據點維納吉,並圓滿完成任務。
1754年4月,華盛頓首次參戰。7月戰敗,回歸家鄉弗農山莊。
從17世紀初葉英國在詹姆斯敦建立第一個永久性的居民點起,英國先後在北美洲建立起13個殖民地。從那時起,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漂洋過海來到這塊新大陸,在這裏共同勞動、生息、繁衍。經過100多年的辛勤耕耘,大片荒無人煙的處女地被開墾出來,北美各地的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北部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南部的種植園農業經濟蒸蒸日上,呈現出空前的繁榮景象。
隨著生產貿易的發展和交通郵政事業的進步,原來彼此隔絕的各殖民地之間的經濟聯係大大加強,費城、波士頓和紐約等大城市相繼出現,成了北美的政治經濟中心,統一的北美民族市場已經形成。與此同時,北美的文化教育事業也蓬勃發展起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紛紛建立。在此基礎上,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識覺醒了。
由於北美殖民地2/3的人口來自於英倫三島,因此,北美人始終對英國懷有一種天然的依戀之情。但是,英國政府對此卻從未給予應有的關注和珍惜。他們認為,建立殖民地的惟一目的是索取而不是給予,殖民地是英國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它應該為宗主國源源不斷地奉獻上它所有的財富和忠誠,而決不能有絲毫討價還價和抱怨的情緒。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英國政府總是千方百計阻礙北美經濟的正常發展,采取了一係列措施,禁止北美與別國直接通商,嚴格限製在北美發展工業,以保證英國商品在北美市場的傾銷。久而久之,在對母國依戀的感情下,一股分離主義情緒的暗流在北美悄然滋生起來。
在1763年以前,由於英國要利用北美殖民地打擊法國在北美的勢力,並沒有嚴格執行上述限製性措施。因此,北美殖民地的經濟仍然保持著一定程度的繁榮,它與宗主國之間還維係著比較穩定的領屬關係。
但在1763年,情況發生了突變。英法戰爭結束,英國在殖民爭霸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於是,它便騰出手來,開始執行嚴厲限製殖民地經濟的政策,大肆對北美進行壓榨。
1763年,英國加強了製裁北美走私業的措施,派出大量軍艦到北美海岸遊弋,緝查走私,從而使北美的對外貿易受到沉重打擊,沿海港口城市的經濟迅速陷於蕭條。
同年,英國政府又頒布法令,禁止殖民地居民向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移民,以保護英國毛皮商人的利益。這一措施使殖民地的各個階層都受到了打擊,因為,農民們期望到西部去謀生,種植園主和資產階級則希望去西部發展種植園經濟和進行土地投機。華盛頓早年當測量員時就對西部土地的狀況有所了解,深知西部土地的巨大潛在價值,渴望去西部發展自己的事業,因此,這一法令對他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英國當局似乎仍嫌不足,1764年以後又接連頒布了一係列新稅法,例如,1764年的《糖稅法》、1765年的《印花稅法》和1767年的《唐森德稅法》等,強行向北美人民征稅,巧取豪奪,以滿足英國國內的需要。
英國當局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殖民地各階層人民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由此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英運動。其中《印花稅法》規定:殖民地所有的印刷品都必須貼上“稅資付訖”的印花是英國政府在殖民地征收的第一個直接稅,不僅稅額很高,而且涉及麵廣,直接影響了北美每一個人的生活,因此,北美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當局的鬥爭首先是以反印花稅法為中心展開的,而反對印花稅法的第一次浪潮則發生在華盛頓的家鄉弗吉尼亞。
1765年5月29日,市民院在威廉斯堡開會討論《印花稅法》問題。年輕的律師帕特裏克·亨利發表了演說。他以火一樣的激情和雄辯的口吻論述了印花稅的罪過,義正詞嚴地指出:隻有弗吉尼亞議會才有權利和權力向當地居民征稅,反對此項意見者均為弗吉尼亞的敵人。他在會議上大聲疾呼:“愷撒有他的布魯圖,查理一世有他的克倫威爾,喬治三世應從前車之鑒中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