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部分

首任總統

1788年11月,《聯邦憲法》終於被批準,翻開了美國曆史新的一頁,也在華盛頓的生活中掀起巨大的波瀾。

華盛頓,他是一位久經考驗的革命領袖,在獨立戰爭和製憲運動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創下了驚天動地的偉業,因此,全國人民幾乎異口同聲地擁戴他出任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任總統。這既是一項至高無上的殊榮,又是一個責無旁貸的重任,無論放在誰的頭上都會令他無比自豪,不勝惶恐。但華盛頓對此卻沒有公開表態,甚至沒有流露出一點要參加競選的跡象。

華盛頓此時的心情並不平靜,他在為是否出任這一重要職務而反複思索,一時竟拿不定主意。從他本人的性格和興趣來說,他並不願接受這一推舉,因為賦閑山林、享受田園之樂是他多年的願望,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況且他知道,出任美國的首任總統是一件體麵但卻並不輕鬆的事情,既需要付出超出常人數倍的精力,又要以高度的靈活機敏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新問題和新考驗,還要忍受一個習慣於高度民主的國家的人民毫無顧忌的品頭論足。

他心裏十分清楚,自己已日益步入老年,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而自尊和孤傲卻與日俱增,他時常捫心自問:我還能勝任這一“尊貴的苦役”嗎?所以,當許多友人來信試圖勸說他接受這一職位時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在給拉法耶特的信中指出:“總統一職對我並無迷人的魁力……由於日漸年老體衰並酷愛清靜,我已沒有別的追求,隻希望在自己的莊園裏老老實實做人,生於斯老於斯。讓那些有雄心抱負、仰慕虛名和年富力強有誌於此的人去顯示身手吧!”

但是,由於人民擁戴的呼聲日漸高漲,親朋好友們也一而再、再而三地竭力勸說他為了美利堅民族的利益再度出山,勇挑重擔,他那已經隱藏到內心深處的勇氣和雄心又一次被激發了出來。經過一番嚴肅認真的思考,他決定為了國家的利益做出自己畢生中最大的一次“個人犧牲”,用自己的威望和力量,使美利堅合眾國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全國團結一致,早日成為一個強大、富裕、文明的世界強國。

當然,從個人利益的角度來看,出任總統一職也能使他從長期的經濟困境中解脫出來,雖然他已經打算拒絕接受薪金,但他的生活和接待費用全都可以由國家來報銷。於是,他開始安排家務,清理賬目,準備行裝,而對於總統選舉一事他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了。

在等待選舉結果的日子裏,有幾件事使華盛頓的心境變得十分煩亂。

一是他的經濟狀況已經窘迫到了令他難堪的程度,以致他竟然一下子拿不出去臨時首都紐約的路費,最後東拚西湊了100英鎊才算勉強有了這筆川資。

二是他利用這一空隙時間前往亞曆山德裏亞探視自己年逾八旬的老母親,發現她已身患重病,纏綿病榻,這使他悲傷地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他們的最後一次見麵了。老人家雖仍保持著當年的那種固執和尊嚴,但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英雄的兒子而無比欣慰滿足,並為兒子又要踏上新的征途而依依不舍。

三是瑪莎實在不希望丈夫重返政壇,為華盛頓又要長時間遠離家鄉而心緒不寧,茶飯不思,這更增添了華盛頓的憂慮和煩惱。隨著公布選舉結果的日期日益臨近,華盛頓的心情也變得越發抑鬱和不安了。十幾年前離家奔赴抗英戰場時,他把那次前途未卜的遠行比喻為“駛向一個難以找到安全港灣的大海”。而如今他的心情顯得更絕望了,他在給老友亨利·諾克斯的信中寫道:“對閣下說句心裏話,當我就任政府首腦之時,將有罪犯走向刑場之感。我的一生已為公務消耗殆盡,而在此風燭殘年,又須舍去恬靜生活,投身於困難的海洋,而我本人又不具備掌舵所不可或缺的政治手腕、能力和興趣,出任此職,殊非所願。”

4月中旬,選舉消息終於傳來了:華盛頓以全體選舉人票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這是民意的真正體現,是華盛頓十餘年來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為國為民日夜操勞所得到的豐厚回報,也是美國人民的幸運。在他的英明領導下,美利堅民族這艘巨大的航船必能繞過暗礁險灘,頂住急風惡浪,飛速向前疾駛,彙入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

1789年4月16日上午10時,華盛頓告別了春意醉人的弗農山莊,告別了5年多恬靜祥和的平民生活,告別了妻子孫兒,懷著無以言狀的複雜心情踏上了前往紐約的旅途。

起初,華盛頓還在為自己違背諾言重返政壇可能會引起反感而有所擔憂,但是在赴任途中他遇到的卻是一幕又一幕熱烈歡迎的場麵。一路上,興高采烈的人群騎馬簇擁著他前進,一批人還未散去,另一批人馬又接踵而至。所到之處,群眾的情緒始終是那樣高昂興奮,他們張燈結彩,奏響鼓樂,嘹亮的歌聲、雷鳴般的歡呼聲和隆隆的禮炮聲響徹雲霄。每到一個城鎮都有盛大的歡迎宴會在等待著他,人們向他舉杯致敬,成千上萬的人爭著與他握手,向他歡呼,以致他的手臂被握得麻木紅腫,耳膜也震得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