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分
1895年的一天深夜,德國物理學家倫琴把一個克魯克斯管放在紙盒裏,又把紙盒放進暗室裏。當他給克魯克斯管通電時,紙盒外麵的一塊熒光屏忽然出現了光亮。“這陰極射線是不可能穿透紙盒的,是不是有一種新的射線呀?”
這時,妻子來實驗室看他。“親愛的,我認為這是一種新的射線。”倫琴對妻子說。
“我看一看好嗎?”妻子央求他。
“好的,不過,你要幫我一下,”倫琴說,“請你把手拿著熒光屏,逐漸向後退,我們一起測一下新射線能射出多遠?”
“啊!”妻子發出了一聲尖叫。
“親愛的,怎麼啦?”倫琴驚奇地問。
“你快看我的手。”妻子驚魂未定。原來,熒光屏上出現了妻子手部的骨骼。
“奇跡,真是奇跡!”倫琴如同發現了新大陸。就這樣,倫琴發現了X射線,他也因此在1901年成為第一個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
底片曝光引起的發現
1896年的一天,天氣雨蒙蒙的。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認為沒有光不能做實驗了,就把用黑紙包好的幾張底片和鈾鹽一起放進了暗室的抽屜裏,順手壓上了一把鑰匙。
4天過去了,太陽露出了笑臉。貝克勒爾到暗室裏取出底片一看,一下子就驚呆了:底片曝光了,在一張照片上還有那把鑰匙的影子。
“這是怎麼回事呀?”貝克勒爾反複分析著,“難道鈾鹽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也能發出穿透黑紙的射線,使底片感光嗎?”
貝克勒爾抓住這個偶然發生的現象,認為這是一種新的射線,就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他對鈾鹽進行了分析,終於發現,隻要化合物裏有鈾,就會自動發出一種強烈的射線。
“哈哈!這是一種天然射線!”貝克勒爾恍然大悟。於是,他把這種射線叫做“鈾射線”。就這樣,他發現了放射性現象。1903年,他與居裏夫婦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大膽的直覺
貝克勒爾發現鈾能發射射線,這引起了法國物理學家居裏夫人的極大興趣。
她對門捷列夫周期表上的元素逐一進行實驗,沒有過多久,她就發現了一種叫做釷的元素也能發射與鈾射線類似的射線。居裏夫人敏銳地意識到,這種現象決不隻是鈾和釷的特性,別的元素也可能有,於是把它稱作“放射性”。
後來,她繼續做實驗,發現瀝青鈾礦中還存在著比鈾和釷更強的放射現象。她又大膽做出推測:這種鈾礦中含有一種比鈾和釷的放射性強得多的未知元素。
居裏夫人的發現吸引了丈夫的注意力,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1898年7月,他們分離出一種比純鈾放射性要強400倍的新元素,為了紀念居裏夫人的祖國——波蘭,新元素被命名為釙。
不久,居裏夫婦又宣布發現了一種比釙的放射性更強的新元素,並將它命名為鐳。經過整整4年的艱苦努力,1902年,他們終於從幾十噸的礦渣中提取出了01克的鐳鹽,並準確地測定了鐳的原子量。
潛艇穩定方案的誕生
美國人西蒙·萊克經過反複實驗,終於發明了潛艇——“小亞爾吉水手”號。不過潛艇潛水不穩。“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呢?”西蒙·萊克時刻在想。
有一次,他應邀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去海濱野餐,飯飽酒足,可是還有幾瓶酒沒有喝完。有個小夥子說:“我們進行扔酒瓶比賽,誰扔得遠,我們就為誰鼓掌。怎麼樣?”
“好!”他的話立即得到了大家的響應。
一個裝有紫紅色葡萄酒的瓶子被扔向了大海,頓時沉入海底。有個瘦子耍了一個心眼,他偷偷把酒倒出一半投了出去,當然,是他投得最遠。但酒瓶露著長脖子懸浮在水裏,在東搖西晃。西蒙·萊克看到不沉的瓶子,沉思起來。他立即聯想起“小亞爾吉水手”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