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年遊 疑似故人來(1 / 3)

郢山,高千仞,鳥亦難飛越,是以陡峭而聞名,上山的路隻有一條,未足丈寬,蛇盤而上直上雲霄,難見其峰。此山無廟無古跡,且傳聞此山常有風雷,故遊覽之人寥寥。

這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朝霞未散,郢山的陡峭山路上多了一個少年,隻見他生的麵目清秀,青衫綸巾,樸而無華,一手折扇,一手提一個竹編籃子。雖年紀還小,卻不失儒雅風liu之姿。

“……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少年停下了腳步,亦停止了念詩,擦了擦頭上的汗,不由的有些氣喘籲籲。陡峭山路確實讓他累的不輕,

“蜀道也不過如此吧!”少年歎道,向下看去,森羅雲海,白鶴青鳥盡在腳下。

少年一路念念走走,走走停停,將到中午時,行至一塊巨大岩石之前,停住了腳步。那塊巨大石頭上書三個比人還寬大幾分的字---“望雲軒”。

“師傅說的大概就是這裏了吧。”少年剛想坐下來休息一下,忽然間,一道白影從眼前掠過,夾帶的勁風讓少年無法睜開雙眼。待風停之時,少年發覺手中籃子已失,不由的大驚失色。這時,隻聽一個怪異的聲音從上方傳來:“雖然涼了,但總歸有酒有肉,不錯不錯!”

少年抬頭看去,隻見在巨石上坐著一個男人,翹著二郎腿,雙手翻看著那個籃子。看他的樣子約有二十餘歲,相貌俊朗,頭發散亂無有拘束,一身緊身裝束,紮著綁腿。

“二師兄不可,那……”少年剛想說那些酒肉是給犯人送的,但是覺得這話太過別扭。

“什麼不可?儒門吃糠咽菜,本就清苦,卻有酒有肉送一個犯人吃喝,豈不是笑話?”被少年稱為二師兄的人,絲毫不管少年說什麼。

“但……”少年還有些堅持,但是他似乎也清楚,自己的話是無用的。

“他一個和尚,吃素是應該的,我吃了他的飯菜,是替他減少罪虐,餓不死他的,讓他吃我的那份兒!”少年的二師兄將籃子再次扔給少年,少年急低頭查看,發覺籃子中的酒肉已經全無,隻剩一盤素菜,和一碗白飯。再抬頭時,發覺二師兄也已經蹤跡不見了。

少年對於他的二師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無奈搖頭道:“還好有些飯菜,雖不是酒肉,但是總比沒有好。”少年歎了口氣,繼續前行。

“真的是一個和尚嗎?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二師兄說的就不無道理了。”少年順山路而行,自我安慰著,漸漸的山路越來越窄,最後的路少年隻能背靠山岩閉目一步一步蹭著過去。窄路過後,終是一片豁然,已至山頂,眼前出現了白玉的石階,上有一紅色牌坊,上書“金巽天斧”四字。

“終於到了!”少年稍微停下,坐在石階上喘著氣,休息著,順便看著那牌坊上的字,忍不住自言自語:“這幾個字寫的甚是瀟灑,想來寫此字之人非是等閑之輩,隻是為什麼末尾要用一個斧字呢?”少年不解牌坊上的字為什麼要寫成這樣,遲疑了一會兒,站起身來,繼續順石階一階一階直上,走到盡頭之時,不由的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映入眼簾的是一麵巨大的石壁,高有數十丈,在石壁之上穿著數十根鐵索,而這些鐵索,最終又密密麻麻的纏繞在一個人的身上,顯然這個人是被鐵索束縛於此,而其中兩根鐵索竟是穿肩透肉而過,血淋淋讓人無法入目,再看這個人,身披紅色袈裟,打坐於地,雙目緊閉,嘴中似乎在念著什麼,神色莊嚴,是個和尚。

“好殘酷的刑罰!”少年倒吸了口冷氣,心道此人究竟是犯了什麼過錯,要受此刑罰。

再看那和尚渾身血跡斑斑,除了穿身的鐵索之外,竟還有七根拇指般粗的金色錐子分別刺在此人肩,胸,腹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