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嘯的危害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淹沒的災害,我們稱為海嘯。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裏氏地震規模6.5級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傳播也不受阻滯,不管海洋有多深,波都可以傳播過去。
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每小時500千米至1000千米,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千米至650千米,當海嘯波進入陸地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卷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
海嘯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夠超過每小時700千米,可輕鬆地與波音747飛機保持同步。雖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的海嘯並不危險,低於幾米的一次單個波浪在開闊的海洋中其長度可超過750千米,這種作用產生的海麵傾斜非常細微,在深水中不經意間就過去了。
海嘯是靜悄悄地不知不覺地通過海洋,如果進入大陸架的淺水中它會達到災難性的高度。
當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麵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是從海底到海麵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大得驚人。當海嘯到達岸邊時,水牆就會瞬間衝上陸地。一旦海嘯進入大陸架,由於深度急劇變淺,波高驟增,20米、30米的巨浪就可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災害。
地震海嘯有兩種形式:“下降型”海嘯和“隆起型”海嘯。海嘯會以摧枯拉朽之勢,越過海岸線,越過田野,迅猛地襲擊著岸邊的城市和村莊,瞬間人們都消失在巨浪中。
港口的所有設施、被震塌的建築物,在狂濤的洗劫下,都會被席卷一空。海灘上一片狼藉,到處是殘木破板和人畜屍體。地震海嘯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慘重的。盡管海嘯在來之前有一定預兆,但由於它在外海時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當它到來時,往往讓人防不勝防。
目前,人類以現有的科學技術對地震、火山、海嘯等一些突如其來的災變,還根本無法控製。因此,專家告誡人們,一旦發生地震,在海邊的朋友一定要馬上離開海岸,跑到高處相對安全的地方。
小知識大視野
海嘯來襲之前,海水首先是突然退到離沙灘很遠的地方,再經過一段時間後,才又重新迅猛地上漲起來,並且形成“一發而不可收”之勢。海嘯的這一特點很容易被人忽視它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