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大氣汙染
大氣汙染是大氣中汙染物濃度達到有害程度,超過了環境質量標準和破壞生態係統和人類正常生活條件,對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現象。
在大氣的各個圈層中,對流層位於最底部,該層中空氣的總重量占大氣總重量的95%左右,還含有一定的水蒸氣。這裏有活躍的空氣對流,形成風、雲、雨、雪、霧、霜等各種現象。
大氣汙染主要發生在對流層,特別是靠近地麵1000米至2000之內,汙染的程度也最強。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越高,汙染就越嚴重,危害也就越大。汙染物在大氣中的濃度,除了取決於排放的總量以外,還和排放源高度、氣象和地形等因素有關。地形或地麵狀況複雜的地區,都會對該地區的大氣汙染狀況發生影響。
進入大氣中的汙染物種類繁多,僅受到人們關注的汙染物就有100多種,它們來自於三個方麵:
一是生活汙染源。即炊事或取暖時燃燒物向大氣排放的有害氣體和煙霧。
二是工業汙染源。即火力發電、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各種化學工業給大氣造成的汙染。
三是交通汙染源。即汽車、飛機、火車、船舶等交通工具在使用過程 中產生的大量的濃煙、尾氣排放。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氣中的汙染物重量大約為6億至7億噸,其中,煤粉塵約1億噸,一氧化碳約2.2億噸,二氧化硫約1.46億噸,碳氫化合物0.88億噸,二氧化氮、硫化氫等近1億噸。
大氣汙染有很多原因,其中自然因素,如火山爆發、森林火災、岩石風化等,也有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廢氣、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
人類在消耗能源的同時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中,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質量。汙染的大氣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低濃度空氣汙染物的長期作用,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等疾病。
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也是空氣汙染。癌症,尤其是肺癌的多發,更與空氣汙染有著密切的關係。另外,空氣汙染還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使人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從而誘發或加劇多種疾病的發生。
大氣汙染對農業、林業、牧業生產的危害也十分嚴重。一般的植物對二氧化硫的抵抗力都比較弱,少量的二氧化硫氣體就能影響植物的生長機能,發生落葉或死亡現象。
小知識大視野
一些有色金屬冶煉廠或硫酸廠周圍,由於長期受二氧化硫氣體的危害,樹木大多枯死。工廠排出的含氟廢氣除了汙染農田、水源外,對畜牧業也有很大的影響。工業的發展更加劇了大氣的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