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1 / 3)

章節2

現代坦克

現在的坦克,鋼殼更厚了。有些坦克炮塔前麵的裝甲厚達250毫米以上。有些坦克還采用象夾心餅幹似的多層複合裝甲。這種裝甲的裏、外層是鋼或其他金屬,中間是陶瓷一類的非金屬材料,使它抗穿透能力提高了好幾倍。

此外,使坦克的身材變矮些,也是一種提高防護能力的有效辦法。所以世界各國製造的坦克,個頭一代比一代矮。現在世界上最矮的坦克是瑞典的S型坦克,身高隻有1.9米。

在加強火力方麵,現代坦克炮的口徑越來越大,從85毫米到125毫米,有的甚至達到152毫米。這樣,它的火力就越來越猛,威力也相應增大了。

這些大口徑的坦克炮,能夠發射各種高效能的穿甲彈和破甲彈,有的還能發射反坦克導彈,所以坦克炮是用來打敵方坦克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一些新型的坦克上都裝備了現代化的人控係統,包括電子彈道計算機。激光測距機、紅外夜視儀、自動裝彈機等等,能使坦克無論在雲霧天或黑夜裏,或行駛在陡坡溝壕中,都能很快地捕捉目標進行射擊,在幾秒至十幾秒鍾的時間內將目標摧毀。火力和準確性都大為提高。

現代坦克每小時能跑四五十千米,有時甚至達八九十千米。即使在土質鬆軟的沙地上,它也能像走平地一樣馳騁自如,每小時跑三四十千米。

現代坦克的機動靈活性好,還表現在加速性能方麵。即它從靜止起動到加速為32千米/小時,隻需要六七秒鍾,這是相當靈巧和快速的。這樣,當導彈或炮彈向它襲來時,它或是作蛇形運動,或是突然加速前進,從而使導彈或炮彈撲空,避免挨打。

當然,坦克自身也有弱點,其一是頂蓋和車底的裝甲薄,容易被擊穿。其二是坦克的內髒虛弱,這也是一個容易被擊中的部位。坦克的肚子甲裝了不少炮彈、燃料和其他易燃、易爆的物品,坦克的尾部還裝有發動機。一旦中彈,就會引起燃燒和爆炸。其三是鐵腳板——履帶比較脆弱。如果履帶被炸斷了,坦克就會癱瘓在地,寸步難行,幹等著挨打。

坦克雖然有這些不足之處,但和它的特長比起來畢竟是次要的。從坦克在現代地麵戰爭中所取得的戰績和它發揮的突出作用來看,它無愧於“活動的鋼鐵碉堡”的稱號。

未來的隱形坦克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陸軍戰車製造部門,一直秘密進行隱形坦克技術的研究。盡管隱形坦克要到2000年以後才可能部署,但美國陸軍和工業界在隱形坦克技術的研製與試驗方麵已經獲得進展。曾經研製出的一種由高強度S-2型玻璃纖維加熱固性聚酯樹脂壓成的複合材料,已於1989年6月用它製成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這種材料對光波和雷達波反射比金屬弱,可製成最佳隱形結構外形,能減弱坦克的熱輻射信號,並使車內噪聲降低5~10分貝。坦克的隱形技術之一是降低坦克紅外輻射。主要措施行采用熱損耗較小的發動機在燃油中加人添加劑,使排氣的紅外頻譜大部分處於大氣窗口之外;改進通風和冷卻係統,降低坦克溫度等等。二是在坦克表麵塗敷迷彩或掛偽裝網。迷彩有的兼有吸波作用,可降低坦克的目視發現概率,還可減弱坦克的紅外輻射。三是降低坦克噪聲。如M1A1坦克采用噪聲較小的燃氣輪發動機,坦克結構設計引入隔音、消音技術等。

在未來的坦克作戰性能方麵,機動性、裝甲防護能力、火力強度固然仍作為坦克的重要指標,但隱形能力對於坦克的自我保護和隱蔽近敵作戰,已成為各個國家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

現代機器人坦克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英等國開展了機器人坦克的研究。1983年美國陸軍公布的《裝甲戰車科學技術規劃》,將戰車機器人列入發展規劃。

軍用機器人車輛可以用6個輪子,也可以采用履帶作為運動裝置。這種車輛的行駛有的是采用遙控設備來駕駛車輛,有的是把轄區內的地形圖輸入電腦。車輛上的攝像機隨時把所在地地點地形拍攝下來送入電腦,電腦把攝下來的地形與記憶的地形進行比較判斷,給出控製指令,使車輛沿要求的道路行駛。車上裝有能自動發射的武器係統。若是隻想使入侵者喪失戰鬥力,就用高音喇叭,通過強烈刺耳的噪聲使入侵者精神失常,若是想消滅入侵之敵,就可通過槍榴彈、機槍、導彈等將敵人殺死。這種機器人坦克可以完成戰場爆破、克服障礙、排雷等特殊任務,特別是在核戰、化學戰、生物戰的條件下,能連續進行戰鬥。機器人坦克還能自動發現井跟蹤目標,在靠近目標時精確瞄準、射擊並將目標殲滅。海灣戰爭結束後,美軍動用了由田納西州遙控技術公司提供的18台機器人來清理戰場,這種機器人裝有多重履帶,可適應各種地形,能爬45°的斜坡,能在狹窄的走廊內進行作業,能夠清除炸彈、地雷和排除啞彈。由此可見,現代機器人坦克已經進入實戰應用領域。主戰坦克

主戰坦克是在戰場上擔負主要作戰任務的戰鬥坦克。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發展演變而成的一種具有現代先進技術特征的坦克。它的火力和裝甲防護力,達到或超過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時又具有中型坦克機動性好的特點,是現代裝甲兵的基本設備和地麵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

目前世界上裝備的主戰坦克有美國的MIAZ、MI,俄國的T-80、T-72,德國的“豹”Ⅱ,英國的“挑戰者”等坦克。

其共同特點是:坦克炮口徑大、射程遠、射速高、威力大;采用複合裝甲、反作用裝甲或其他特種裝甲,防護能力比其他任何坦克都強;裝有先進的火控係統和完善的夜視夜瞄設備,可全天候作戰;可在核、化學、生物戰爭條件下使用;發動機功率大,機動能力強,行駛速度快等。主要性能是:越野時速30~35公裏,最大行程300~650公裏,最大爬坡度約30°,越壕寬2.7~3.15米,過垂直牆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潛水深4~5.5米。水陸兩用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