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8
恐怖的草海
在世界著名的百慕大三角海區的東鄰廣闊海域,也曾發生過輪船沉沒、飛機墜落的駭人聽聞的事件。而且,這片海域要比百慕大三角海區大得多。這片海域中長滿了綠色的水草。當年哥倫布率領3艘帆船經過這裏時,整整與水草搏鬥了3個星期才逃出這片“水上草原”。他們給這片草海起了個名字叫“薩爾加查”,葡語的意思為“醃了的海”。後來,“薩爾加查”就成了這片海區生長的海草的名稱,我國則稱其為“馬尾藻”,稱這片海為“馬尾藻海”。
現代科學的發展,使人們從衛星雲圖上看到,馬尾藻海是一個橢圓形的海區,位於北緯20~35度、西經20~60度,也就是東起亞速爾群島,西至巴哈馬群島和安的列斯群島,麵積約為450萬平方千米。許多科學家認為,馬尾藻海恰好處於大西洋北部環流的中心,那裏就像台風眼一樣,是一個風平浪靜、水流微弱的海區。英國的約翰·H·雷瑟博士對馬尾藻海的水流穩定還提出一種獨特的見解。他認為馬尾藻海是由於淺海區的暖水團漂到大洋中較冷的深水層上,形成一個迅速改變溫度的飛躍層,飛躍層將大洋中的冷暖水團明顯隔開而互不對流。因此,馬尾藻海的海水穩定,表層海水幾乎不與中、下層海水發生混合,淺水層的養料便沒辦法更新。浮遊生物在馬尾藻海的表層無法旺盛繁殖,以浮遊生物為食物的海獸和大的魚類也無法生存。這裏便成了死氣沉沉的海區。
可是,這一望無際的海草是從哪裏來的呢?有人認為它是從西印度群島沿海地區漂來的。它們原先附生在海底的礁石叢間,後來被一場颶風衝碎而漂浮過來。但這一論點於1930年被美國的巴爾博士所否認。他發現海草是漂浮生長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它們曾有過貼附在礁岩上生長的一段生命史,而且這些海草總產量達到好幾百萬噸,顯然不可能是從沿海海床漂移過來或者由什麼船運過來的。但巴爾博士也沒有說出這些海草是從哪來的。
看來,輪船在該海區失事,是誤入馬尾藻海所致:海草纏住了螺旋槳,使輪船不能動彈,困在其中,甚至失去控製而造成傾覆或碰撞沉沒。但是,飛機在這裏遇難又如何解釋呢?更令人奇怪的是,這大片海草時有時無,因此給這片海區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撒哈拉大沙漠的氣候奇觀
非洲大陸幾乎l/3為撒哈拉大沙漠所占據。這個地區有一些特有的氣候奇觀。
幻雨
沙漠上空有時有冷空氣流動,烏雲聚集,喜降陣雨。但是由於低空極度酷熱、幹燥,雨點不到落地就蒸發掉了。人們稱它為“幻雨。
雨蒸風和沙暴
撒哈拉的沙暴是和西蒙風聯在一起的。其過程如下:晴空萬裏、驕陽如火的沙漠中,天空中傳來一種奇怪的聲音,高而不連續,時有時無,這就是“沙漠之歌”。聲響之後,沙丘的頂峰開始活動,熱空氣把沙粒卷入高空,形成巨大的黃色沙粒,頂天立地,旋轉不已。太陽由暗紅到顏色消失。霎時,狂風大作,黃沙漫天。黃沙打在臉上,如針紮一般,甚至刺破皮膚滲出血來。沙暴開始了,把雞蛋大的石頭吹得滿地跑,把沉重的駝鞍拋出幾百米外。被風暴卷起的沙粒從高空中迅猛地砸下來,使人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每當沙暴肆虐,穿長袍、纏頭巾的當地阿拉伯人,將全身裹得嚴嚴實實,頂著風,彎著腰,迅速走到附近的背風地方躲避。沙暴一般隻兩三個小時,當然也有刮上一兩天的。如果探險隊遇到這種天氣,就會十分危險。
幹霧
當沙漠上空風很小,空氣中又布滿塵埃的時候,就會出現幹霧。這時能見度極低,甚至連號稱“沙漠之舟”的駱駝都會迷失方向。所以,撒哈拉人按習慣在道路兩旁每隔一定的距離壘起一堆石塊,作為路標,以防迷路。
奇怪的“槍聲”
沙漠在夏季的中午氣溫常在50℃以上,沙麵溫度高達70℃~80℃;然而到了晚上,狂風呼嘯,溫度可降到0℃。岩石由此熱脹冷縮,很容易發生崩裂。住在沙漠的人晚上聽到的岩石崩裂聲,好似雷鳴,又像戰鼓,也像槍聲,不了解的人聽了確實感到恐怖。神奇的“子母”河
新疆北部有一條河,叫“額爾齊斯河”,穿行於阿爾泰山區,是我國流入北冰洋的惟一河流。這條河全長3000多千米,大部分在前蘇聯境內,我國境內隻有上遊一小段,長約5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