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歐佩恩大學行星科學教授柯林·皮靈格也同意這個觀點。他說:“我完全相信,火星上的環境曾一度有利於生命的產生。”他還指出,某些生命形式能夠生存在最不利的環境中,“有些能夠在零度以下相當低的溫度中冬眠;有的試驗證明,在150攝氏度高溫裏也有生命形式存在。你還能找到多少比生命更頑強的東西嗎?”

火星上冷得可怕——各處的平均溫度為-23℃,有些地區則一直下降到-13℃。火星上能提供生命生存的氣體極為貧乏,例如氮氣和氧氣。此外,火星上的氣壓也很低,一個人若是站在“火星基準高度”上(所謂“火星基準高度”,是科學家一致確定的一個高度,其作用相當於地球上的海平麵),他感受到的大氣壓力相當於地球上海拔30000米高度上的壓力。在這些低氣壓和低溫之下,火星上即使有水存在,也絕不可能是液態的水。

科學家們認為,沒有液態水,任何地方都不可能萌發生命。假如這是正確的,那麼,火星過去和現在存在著生命的證據,就必然非常明顯地意味著:火星上曾經充滿過大量的液態水——我們將看到,有無可辯駁的證據能夠證明這一點。火星上的液態水後來消失了,這也無可置疑。但是,這並不必然意味著任何生命都不能在火星上存活。恰恰相反,最近一些科學發現和實驗已經表明:生命能夠在任何環境下繁衍,至少在地球上是如此。

1996年,一些英國科學家在太平洋海底4000多米的地方進入鑽探,發現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微生物地下世界……”,(這些)細菌表明:生命能在極端的環境裏存在,那裏的壓力是海平麵壓力的400倍,而溫度竟高達170℃。

研究海底3000多米處的活火山的科學家也發現了一些動物。它們屬於所謂髭虎魚屬動物,聚居在布滿各種細菌的領地上,而那些細菌則在從海床上隆起的、沸騰的、富含礦物質的地幔柱上,繁殖生長。這些動物通常隻有幾毫米長,樣子很像蠕蟲,而在這裏,其尺寸畸形發展成為巨大的怪物,樣子使人聯想到神話中的蝶蛾,那是傳說生活在火裏的一種大蟲子或者爬行動物。

髭虎魚屬動物賴以生存的那些細菌,其模樣也幾乎同樣古怪。它們不需要陽光來提供能量,因為沒有陽光能夠穿透到這樣的深海下麵。但它們卻能利用從海底冒出來的、接近沸騰的水的熱量,它們不需要有機物碎塊作為營養,而能夠消化熱海水中的礦物質。這樣的動物被動物學家歸入極端變形的“自養生物”類屬,它們吃玄武岩,以氧氣為能量,並且能從二氧化碳中提取碳元素。

科學家們的報告聲稱:

另外一些自養生物被發現於海底3000米處,那裏惟一的熱源是岩石的熱量……在113攝氏度的高溫中能夠發現這些生物……在酸流中也能發現這些生物;在苯和環乙酮等物質的有害環境中,在馬裏亞納海溝11000米的深海裏,都能夠發現這些生物。

可以想見,火星上有可能存活著這類生物,它們也許被封閉在了10米厚的永久凍土層當中。人們認為,火星地表下麵存在著這種永久凍土層,它們也許已在火星懸浮的大氣裏存在了無比漫長的時期。

在地球上,休眠的微生物被琥珀包裹了數千萬年而保存下來。199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科學家曾經成功地使這些微生物複活,並把它們放在了密封的實驗室裏。另外一些有繁殖能力的微生物有機體,已經從水晶鹽當中被分離了出來,它們的年齡超過了兩億年。

在實驗室中,“細菌菌子被加熱到沸點,然後被冷凍到-270℃這個溫度範圍正是星際太空間的溫度變化範圍。等溫度條件一好轉,這些細菌菌子立即恢複了生命。”

同樣,有些病毒即使在此類生物組織外麵沒有活力,也能夠在細胞中被激活。在其休眠狀態下,這些可怕的小生物(其身體比可見光的波長還短)可以說幾乎是永遠不死的。經過仔細檢查,科學家發現它們都極為複雜,並具有由1.5×104個核苷組成的基因組。

隨著美國宇航局對火星的繼續探索,科學家們相信,火星和地球之間存在交叉感染的情況是極為可能的。的確,早在人類開始太空飛行時代以前很久,可能已經發生過這種交叉感染的情況了。來自火星表麵的隕石落到地球上,同樣,有人認為因小行星的撞擊而從地球飛濺出去的岩石有時也必定會到達火星。

可以想像,地球上的生命本身就有可能是由火星隕石攜帶過來的——反之也是如此,生命體也可能被從地球上帶到火星。阿德萊德大學的保羅·戴維斯教授指出:

對地球上的生命來說,火星並不是一個特別有利於生存的地方……然而,地球上發現的一些細菌物種依然能夠在火星上生存下來……如果生命在以往遙遠的年代裏曾在火星上牢牢地紮根和發展,那麼,當其生存條件逐步惡化的時候,生命也就有可能逐步地適應其更為嚴酷的環境。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也許,直到人類的腳印踏上火星之前,它永遠不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