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8

金字塔上驚人的學術之謎

在古代世界有“七大奇跡”,埃及的金字塔被譽為“七大奇跡”之冠,其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叫胡夫金字塔,它約建於公元前2700多年。塔高146.5米,塔基每邊長230.6米,占地約52900平方米,總重量684.8萬噸。塔身用230萬塊巨石砌成,平均每塊重10噸,石塊之間不用任何粘著物,而由石與石相互疊積而成,人們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片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時近5000年,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單個最大的人工建築物。

自重×1015=地球的重量。

塔高×10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塔高)2=塔麵三角形麵積

底周長:塔高=圓圍:半徑

底周長×2=赤道的時分度

底周長÷(塔高×2)=圓周率

你相信,這些數字僅僅是巧合嗎?

另外,穿過大金字塔的子午線把地球上的陸地、海洋分成相等的兩半。

金字塔基正好坐落在地球各大陸引力的中心。

還有,地球兩極的軸心指向天空的位置每天都在變化,經過2.5827萬年的周期,繞天空一周回到原來位置,而金字塔對角線之和,就正好等於25826.6。奇怪嗎?

人們苦思冥想,如果不是巧合的話,4500年前的古代埃及人怎麼有如此精確的測算呢?五億年前的“涼鞋”印是誰的

我們從達爾文的進化論中得知,人是由哺乳類、靈長類進化而來的,但是當發現了5億年前的“涼鞋”印時,又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了。

1968年6月1日,自稱為“岩石狂”的赫克爾公司監察人梅斯特和妻子、兩個女兒與朋友的家人到猶他州得爾塔西北約43英裏的“羚羊噴泉”度假時,發現了一些三葉蟲化石,當梅斯特將化石敲開時,不由大號一驚,他發現岩石斷麵中央有一個“人”的腳印,在腳印中間踩著一個三葉蟲。令人不解和驚奇的是,這個“人”竟穿著涼鞋!經過測量,這個右腳涼鞋印比現代人的鞋印大得多,長有1025英寸,前端寬35英寸,後跟寬3英寸,後跟深度比前端深入1/8英寸。

1988年8月,猶他大學教授、地質學家柯克承認鹽湖城公立學校的一位教育學家比特先生也曾在同一地區發現過兩個踩著三葉蟲的“涼鞋印”。柯克說:“這些標本是那麼明確,令人無法懷疑,這實在是對傳統地質學的嚴重挑戰。”

在現代進化論的觀念中,猿人是在100萬年前開始站立起來的,可是,三葉蟲卻是5億年前的低等生物。在那時,別說猿人了,就是猴子、熊等一些動物都沒有產生,哪裏來的“人”呢?

人類學家將麵臨著一個難題:5億年前,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人”,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生活過呢?

古生物學家推論:在地球誕生以來的45億年中,地球生物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經曆了5次大滅絕,時間大約分別是5億年前,35億年前,23億年前,18億年前,6500萬年前。這就是地球文明循環說。

有人認為:在20億年前,地球上就出現過高度文明的生物。然而,全球性大毀滅以及億萬年的自然變遷,抹掉了一切痕跡。我們現在迷惑不解的許多遺址、遺物,隻不過是有幸保存下來的遠古文明的殘存物而已。

即使是現代文明,也是幾經毀滅性的劫難,當代人類也隻是那些幸存者的後裔而已!

到底有沒有史前文明存在?如有,怎樣論定這幾次輪回的文明存在?如無,怎樣解釋這超越時代的史前遺址、遺物?在這一點上,正統的曆史學家、人類學家同新興的天文考古學家進行著一場曠日持久的論戰。二十八宿源於哪國

二十八宿是古人觀測天象的基礎,按方位劃分為東、南、西、北各七宿。東方七宿的名稱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西方七宿是:奎、婁、胃、昴、畢、觜、參;北方七宿是:鬥、牛、女、虛、危、室、壁。這二十八宿,在古代中國、印度、巴比倫和阿拉伯等國所表現的意義雖不同,但它們確實存在。它究竟起源於哪一國,近100多年來,各國學者各持己見,眾說紛紜,但最終沒有一個完美的解釋。

德國曆史學家伊德那最先認為中國的二十八宿是為了追蹤月球在恒星間的運行,以顯著星象為目標而設立的二十八個標準點。1840年俾俄在其著作中明確提出二十八宿起源於中國。他認為二十八宿是赤道上的星座,形成於公元前2400年左右,而印度的二十八宿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天文學家瑪得那也持同樣觀點。

然而,1860年,韋柏在《中印兩國曆學的比較》一文中,提出了二十八宿起源於印度的說法。他認為印度二十八宿起源於昂,中國二十八宿起源於角,而昴為春分點,角為秋分點,春分點的時代比秋分點的時代要早1000多年。諶約翰根據對中國歲名、歲陽以及五帝等名稱的研究也得出二十八宿起源於印度的說法。

1891年,荷姆美爾在其著作中主張二十八宿應當起源於巴比倫。這種說法得到曆學家金最爾、金史密、愛特金以及最早主張印度起源說的韋柏的讚同,於是盛行一時。

不過,主張二十八宿起源於印度、巴比倫的學者也有一係列的解釋還不完美。所以,到了什雷該爾的《星辰考源》問世以後,學術界主張中國起源說的人越來越多了。20世紀初葉,得索諸爾的《中國天文學》和新城新藏的巨著《東洋天文學研究》都堅決主張二十八宿起源於中國。

中國學者竺可楨在《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和地點》及其以後的一係列著作中對二十八宿作了深入全麵的探討,主張二十八宿起源於中國。夏鼐在《從宣化遼墓的星圖論二十八宿和黃道十二宮》一文中,為二十八宿起源於中國說也提供了證據。特別是1978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發現了一個書寫著中國二十八宿的漆箱蓋,更為二十八宿起源於中國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所以,學者們主張,二十八宿體係在中國的形成,一定比戰國早期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