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常見草本花卉的培育1(3 / 3)

萬壽菊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直立,有細棱線,基部常有不定根。葉片呈羽狀深裂,裂片為披針形,有臭氣、具小鋸齒,近邊緣有數枚大腺體,有些裂片的尖端或齒端有一長苞。頭狀花序單生梗端,花序的柄較粗壯;總苞片呈鍾狀,齒延長;有時全為舌狀花,有黃色、橙紅色、乳白、桔紅等顏色,品種繁多,變化很大。花期在6~10月。

2萬壽菊的栽培

萬壽菊喜溫暖、光照充足及晝夜溫差較大的環境。不耐寒冷及濕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開花較大。幼苗生長很快,要注意及時間苗和分栽。

定植株行距根據品種而定,以25~40厘米為宜。高莖品種要立支柱以防止萬壽菊倒伏。如能及時剪去殘花,疏去過密枝葉,再施以追肥,則能保持花開不斷。

3萬壽菊的繁殖

萬壽菊可以采用播種法和扡插法繁殖。

播種法:3月下旬到4月上旬進行,選擇肥沃的壤土,整地作畦。然後進行播種,播後覆土,覆土厚度約0.8厘米。然後用細噴壺澆足水,並保持苗床濕潤。在萬壽菊苗長有7片葉時即可定植於花壇中,株距約為30~35厘米,摘心可促使其增加分枝。

扡插法:可在生長期5~6月進行,剪去生長健壯的嫩梢,長約6~10厘米,帶3~4個節,插於室內苗床,少量的可盆插。介質用清洗過的河沙或園土加礱糠灰即可。扡插深度2~3厘米,做好遮陽工作,保持盆土濕潤,約兩周可生根。如需大量繁殖,可用全光照噴霧扡插,扡插後,白天不遮陽,應充分接受陽光,由於噴霧提高了空氣濕度,扡穗上留葉片可比常規育苗多些,發根迅速,約一個星期即可生根。六、鳳仙花

1鳳仙花的形態習性

鳳仙花原產亞洲南部,中國及東南亞。我國各地均有栽培;鳳仙花性喜熱畏寒,宜疏鬆肥沃微帶酸性的土地,鳳仙花的適應性強,能自播繁殖。對氟化氫敏感,是一種很好的監測植物。盆栽及花壇種植均很美麗。全株及種子均可作藥;因能催產,故有“急性子”之稱。

鳳仙花為一年生草本。莖肉質,直立,粗壯,為綠白色或紅袍色,多汗水,節部膨大。葉互生,狹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邊緣有銳鋸齒,葉柄兩側有數個腺點。花側垂,花梗短,單生或數朵簇生於葉腋,密生短絨毛;花大,有白色、粉紅、朱紅、玫瑰紅、雪青、紫色或雜色,花為單瓣或重瓣;花萼有3片,後麵1片具有膨大中空而向內彎曲的距,呈花瓣狀,側麵2片合生披針形;花瓣先端凹,側生4片多兩兩結合成寬展分裂的翼瓣。花期在6~8月。蒴果為紡錘形,並有一層細密的茸毛,成熟時常爆裂,彈出種子,種子為圓形,黃褐色。

2鳳仙花的栽培

鳳仙花幼苗生長快,應及時間苗。定植距離應在30厘米左右,管理粗放。但7~8月氣候幹旱時應及時澆水,勿使其落葉。鳳仙花重瓣品種種子產量極少,應特別注意采收。隻要觀察果上皮發白時,用手指輕按,如能裂開的就采下。

盆栽宜選栽矮幹鳳仙,亦可用整形的辦法來控製株形。對盆栽鳳仙苗株打頂使增強分枝,並陸續摘除主莖及分枝基部花朵不使其開花,直至植株長成株叢為止,則所有分枝頂肥壯。

3鳳仙花的繁殖

鳳仙花一般采用播種法繁殖,可在4~5月份條播或撒播於陽畦、淺盆或露地上,這樣可以出苗迅速整齊。如需在國慶節開花,可在5~7月份播種。一般苗高8~12厘米時,需移栽定植。七、含羞草

1含羞草的形態習性

含羞草原產我國南方、南亞及南美巴西等熱帶地區。生於山坡草地路旁。因小葉一受觸動,先是小葉閉合,繼而羽葉合攏,接著葉片下垂,好似怕羞的樣子,所以深得人們喜愛,常栽培供觀賞。全草藥用、能安神鎮靜,止血收斂、散瘀止痛。

含羞草為直立或蔓生或攀援半灌木,高達1米,枝上生倒刺毛和銳刺。羽片2~4個,呈掌狀排列於總葉柄上;小葉有14~48個,呈矩圓形,長0.6~1.1厘米、寬0.15~0.2厘米,邊緣及葉脈有毛刺。頭狀有花序,有2~3個生於葉腋;花為淡紅色;花瓣合生,外麵有短絨毛,雄蕊4片,伸出於花瓣之外。花期在7~9月。莢果扁平,內有種子3~4粒,成熟時分節脫落。

2含羞草的栽培

春暖後,含羞草幼苗生長較快,苗高7~8厘米時,即可定植園地或盆栽於室內向陽處。含羞草管理粗放,夏季每天上午、下午各澆一次水,其它季節2天澆一次水即可,缺水會導致含羞草葉片發黃而下垂,甚至枯死。澆水須用細孔噴壺,因含羞草的根係小而且淺,澆水過猛易使根部鬆動而造成死亡。也可沿盆邊,離根稍遠,慢慢澆水。

3含羞草的繁殖

4月將含羞草播種於盆內或露地上。因種皮硬而厚,播種前種子須用溫水浸泡2天。浸後播種於盆或露地苗床,在15~20℃的溫度條件下,10~15天即可出苗。盆土或苗床要施足有機肥作基肥,排水良好,苗期生長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