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常見宿根球根花卉的培育2(1 / 3)

第五章常見宿根球根花卉的培育2

六、百合

1百合的形態習性

百合原產我國,品種分布極廣。不同的百合品種具有不同的生活習性。但絕大多數的百合品種喜冷涼、濕潤的氣候,要求半陰的環境。多數的百合品種喜微酸性的富含腐殖質且排水良好的土壤。由於多數品種原產於高山林間,故大多數百合品種耐寒力較強。少數品種,如卷丹等適應性較強,略耐堿性土或石灰質土壤。卷丹較喜陽,可在陽光下生長。而麝香百合則適應性較差,要求酸性土比較嚴格。

百合為多年生草本,地下具有白色的球狀鱗莖,外無皮膜。莖直立,無分枝。葉互生或輪生,呈披針形或線形,葉脈平行。花單生或數朵簇生,花大為鍾形或漏鬥形,花被片共6枚。花色有白、粉、橙、橘紅、紫紅及紫色等,或具赤褐色斑點。

世界上的觀賞百合主要有4大種係:亞洲雜交、東方雜交、鐵炮百合、鹿子百合。每個種係又分許多種,常見的有:鐵炮百合、鱗子百合、白花百合等。

2百合的栽培

大多數百合,性喜光照,北方宜栽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南方可栽在略有遮蔭的地方。有些種類,如鹿子百合、白花百合等,喜半陰環境;有些種類,如天香百合、川百合等,幼苗期忌直射陽光。因此,栽植或放置地點應區別對待。盆栽用土宜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沙土、園土各1∶3混合調製的培養土,並在盆底放入少量餅肥作基肥。

栽種時間因百合品種而異,多數品種以開花後兩個月左右為宜,一般自9月初至10月上旬。覆土厚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從春季萌芽出土開始,到開花初期,須每隔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促使花繁葉茂,鱗莖充實。花期可增施l~2次磷鉀肥。開花後應及時剪去殘花,減少養分消耗。澆水以保持盆土略濕潤為好。如盆土過濕和通風不良,則鱗莖易腐爛。百合忌連作,盆土須每年換一次。此外,還要經常注意轉盆,防止株形長偏,影響觀賞效果。

3百合的灌溉施肥

百合鱗莖能貯存較多的水分,一般土壤保持濕潤即可。百合在花謝和結實之後即進入休眠期,不需再澆水,以免引起鱗莖腐爛,球根花卉怕溫度低,濕度大,這樣易爛球、生病,故澆水應在上午,4~5月需水多。

栽植百合前,土壤中應施入腐熟的堆肥每畝7000~10000千克和少量(每畝15千克)的磷、鉀肥作基肥。春季植株萌芽生長後,應追施一次氮肥。5~8月,生長旺季可追施2~3次稀薄液肥。花期增施1~2次磷、鉀肥。少數對土壤酸堿度要求較嚴的品種,如麝香百合,因缺鐵易引起葉變黃,所以施肥水中應加入適量黑礬,以增加土壤酸性,增強植株長勢。

目前全世界百合約有100餘種,原產我國的百合就有42種。我國常見栽培的百合品種有:

卷丹:又名虎皮百合。植株上部葉腋處著生黑紫色珠芽,一般花在3~20朵以上,呈下垂狀,花瓣為披針形,開後反卷,為橙紅色並帶有紫黑色斑點。

麝香百合:又名鐵炮百合,花大而潔白,清雅芳香。

天香百合:又名山百合,花朵碩大,姿態嬌嬈,色彩秀麗,芳香宜人。

山丹:又名細葉百合,總狀花序著花1~20朵,深紅。色無斑點,有光澤。

青島百合:又名嶗山百合。花單生或2~7朵排列呈總狀。有橙黃色或橙紅色的花,花被不反卷,具淡紫色小斑點。

鹿子百合:花色多變,從粉色至淺紅色到濃紅色均有,每1~10餘朵花排列成總狀,花下垂,花瓣反卷。

湖北百合:又名鄂西百合,總狀花序著花數十朵,為橙黃色,具稀疏紅褐色斑點。

王百合:又名岷江百合,花數朵至20朵,呈水平狀,花形似喇叭,花徑10~15厘米,為白色,基部呈黃色,具芳香。

此外,還有沙紫百合、紫背百合、川百合、興安百合、鬆葉百合、條葉百合等。

4百合的繁殖

百合的繁殖方法有分鱗莖、分小鱗莖、分珠芽、鱗片扡插和播種等方法。其中,以分小鱗莖法最常用,鱗片扡插法應用也較多,分珠芽和播種法,僅適用於少數種類。

分小鱗莖法:每年秋季掘起鱗莖時,在莖的地下部莖節上著生幾個大小不等的小鱗莖,將這些小鱗莖摘下分栽,再培養l~2年即可開花。為使百合多生小鱗莖,可采取如下措施:

將鱗莖適當深栽,使莖的地下部位相對增長,有利產生小鱗莖。

開花後,將地上莖留40厘米剪去上部莖葉,可促使地下莖節形成小鱗莖。

花後將莖壓倒淺埋土中,促使葉腋間形成小鱗莖。

花後將莖帶葉切成小段,每段帶葉3~4片淺埋在濕沙土中,經過一定時間,則在葉腋內可產生小鱗莖。

鱗片扡插法:選發育良好的百合,在其開花後掘起,陰幹數日,待鱗莖失去水分表麵稍皺縮時剝下鱗片,將基部向下斜插於腐殖質土中,插後澆透水,以後保持土壤一定濕度,但澆水不宜過多,否則易腐爛。

分珠芽:百合的某些種類如卷丹百合,葉腋能發生小鱗莖,稱為“珠芽”。可在9~10月掰取這些珠芽進行栽植,珠芽充分成熟時采用。隨采隨播種在疏鬆的土壤中。冬季萌動生長。但不出土,第2年出土生長,秋季長成3厘米左右的球根。亦可形成新的植株。七、芍藥

1芍藥的形態習性

芍藥原產我國華北、東北等地的山坡草地,俄羅斯、西伯利亞和日本也有野生。我國除華南部分地區外,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芍藥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為粗壯肉質根。莖粗壯,直立,高約40~80厘米。葉互生,二回三出羽狀複葉,葉緣有細齒,亮綠色。花數朵生莖頂及葉腋。花徑為8~15厘米,有苞片4~5枚,按花色、花形、株形等特征可分成上千個品種。果內含種子4~5粒,種子黑色,為圓形或長圓形,壽命1~2年。花期在5~6月份,8~9月份果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