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奠基工業文明(1 / 3)

瓦特奠基工業文明

據說,瓦特是由於發現水在沸騰時頂起了壺蓋,受到了啟發,想到要利用蒸汽作動力而發明蒸汽機。其實這是一個不很確實的說法。在瓦特之前,就有很多人研究過利用蒸汽作動力的機械,並且已經有了抽水用的蒸汽機。瓦特最卓越的貢獻是他發明了蒸汽機的外冷凝器,大大提高了蒸汽機的效率,同時還發明了把蒸汽機的往複運動變為回轉運動的機構,使蒸汽機成為普遍應用的動力機。正是這種動力機,為人類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即蒸汽動力時代。瓦特因此而被稱之為工業文明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儀器修理工

1736年,瓦特出生於英國當時的造船業中心格拉斯哥市附近的格林諾克鎮。父親是一個有經驗的造船木工,祖父和叔父也都是機械工人。瓦特從小體弱多病,而且由於家境貧苦,少年時代的瓦特,不能按期上學,沒有受到係統的學校教育。由於身體不太好,行動十分穩重的小瓦特,曾一度被認為是一個“愚鈍而不聰明的人”。瓦特的母親是一位智力過人的聰明女人,他成為瓦特的啟蒙老師。瓦特跟這樣一位天才的母親學習文學和有關知識。13歲時,瓦特開始學習數學,15歲時,又學習了《物理學原理》,這時的瓦特已開始顯露出自己的天才。

瓦特的少年時代,基本上是在父親所在的工場裏度過的,並和手工勞動結下了不解之緣,這無疑決定了他以後的發展方向。瓦特跟隨父親勞動的車間,主要是製造船舶所需的裝備,製作船舶等所需的各種小型木工器具,或進行船頭裝飾的雕刻,製作跑架、滑車、泵、轆轤等。對瓦特來說,這裏是一個最好的學校。在勞動中,他不僅用手,而且注意開動腦筋,留心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扛料時為什麼左肩上用條木棒托住後部便省力些?為什麼拉鋸時用力要均勻、姿勢要擺正?等等。在這所特殊的學校裏,少年瓦特不但學會了操縱機械或使用器具,學到了作為一名精密機械工所應掌握的各種技能,而且獲得了豐富的關於機械的感性知識,培養了愛好機械的興趣。

1753年,瓦特的母親去世,父親又經商失敗,迫使瓦特決意要自己外出謀生。1754年6月,18歲的瓦特在父親的指導下,帶著少量的工具和一個皮製圍裙前往格拉斯哥,投奔到母親的一位親戚那裏當學徒,學習修理教學儀器。由於業務上的聯係,使他結識了格拉斯哥大學的羅伯特·迪科教授。迪科很欣賞這位技藝嫻熟、又勤學好問、肯於鑽研的年輕人,並極力勸說他前往倫敦。作為當時歐洲經濟文化的中心,倫敦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器械製造工匠,迪科希望瓦特到這個大都市進一步學習深造,施展才華。

1755年6月7日,瓦特騎馬來到倫敦。但為了找師傅,卻頗費了一番周折,最後好不容易才投奔到約翰·莫根門下,學習儀表修造技藝。由於勤奮好學,他很快學會了製造難度較高的象限儀、方位羅盤、經緯儀等精密器械。瓦特在給父親的信中說:“我雖然沒有熟練工人做得那樣快,但是,我可以做得和他們一樣好。”由於家庭收入低微,他不得不時常擠出時間,到外麵找點苦而重的活來幹,以便掙些錢交納學徒費。這樣,除星期六外,他每天幾乎都要工作到深夜九點多鍾。瓦特的身體本來就不好,加上如此繁重的勞動和艱苦的生活,因而健康狀況更是每況愈下。他曾在信中寫道:“經常像撕破咽喉一樣的咳嗽,背像針刺一樣疼痛,全身感到懶倦。”一年後,他帶著衰弱的身體重返故鄉。一年的學徒生活使他倍嚐辛酸,但是也使他練就了精湛的手藝,培養了堅韌不拔的性格。

故鄉海濱的清新空氣,與家人團聚的愉快心情,使瓦特很快恢複了健康。1756年,20歲的瓦特再一次來到格拉斯哥,想以修理儀器的身份開業,但當地的行會因他學徒期未滿(當時規定學徒必須七年才能“滿師”),不準許他開業。正當他感到絕望之是,迪科再一次幫助了他。在迪科教授的推薦下,瓦特於1757年來到格拉斯哥大學附設的教學儀器廠當儀器修理工。這成為他生活的轉折點,並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走上了改進蒸汽機的征途。

冷凝器的發明

1763年的一天,格拉斯哥大學的一位教授約翰·安德遜找到瓦特,委托他修理一台紐可門蒸汽機的模型。好奇心很強的瓦特早就對用蒸汽作動力的機械發生了興趣。他曾聽到他的一些朋友,如格拉斯哥大學副教授布萊克等人談起過紐可門蒸汽機的事。他也曾搜集過有關蒸汽動力的資料,還曾作過高壓蒸汽的實驗,但就是一直沒有機會接觸過蒸汽機。安得遜教授的委托無疑為他了解蒸汽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但此時的瓦特也許未曾料到,這次機會不但改變了他自己一生的命運,而且由於他對蒸汽機的改進,改變了整個社會生產的麵貌,促進了工業革命的迅速到來。

瓦特在接受了修理紐可門蒸汽機的任務之後,沒有滿足於僅僅把有毛病的地方修好,而是把機器全部拆開,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研究,以便弄清它的構造原理,然後針對問題,再進行修理。瓦特憑借多年當修理工的經驗,很快便把機器修好了。但當試車時,瓦特發現這種機器動作緩慢,且不是連續的。進一步試驗便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問題,這種蒸汽機消耗能量太大,效率很低,燃燒13噸煤,隻能產生75馬力的動力。麵對修好的紐可門蒸汽機,瓦特陷入了沉思:能不能對它加以改進,使其動作再快一些,效率再提高一些呢?正是在修理和試驗的過程中,瓦特樹立了要從根本上改進蒸汽機的誌向,並持之以恒地開始了對蒸汽機的研究。

大概連小學生都知道,蒸汽機是由瓦特發明的。這話既對又不完全對。說它對,是因為瓦特確實發明了一種和以前完全不同的蒸汽機,使蒸汽動力獲得了普遍的應用;說它不完全對,那是因為在瓦特之前就有人發明了蒸汽機。將蒸汽作為動力的想法,古人就有。二千多年前古希臘人希羅就曾發明了以蒸汽為動力的精巧裝置;達·芬奇也曾設計過用蒸汽開動大炮的圖樣。在當時的中學課本上就已開始講授真空、大氣壓等物理知識,這些也都與蒸汽機的發明有關。自1643年托裏拆利發現了真空,證實了大氣壓力的存在,後來,德國的格裏凱又用人工辦法法製造了真空。1662年,波義耳則發現了氣體體積和壓力成反比的定律。正是在這些科學認識的基礎上,適應社會發展對動力的需要,在18世紀才發明了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