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軍火女王(六)(2 / 2)

“那門炮要快點,明天就去組織拆卸。”

“讓孩子們等急了,就不好了。”

“額..................................。”

“好了~!終於收拾完了,走莫隊,開路回去~。”黑衣青年說道。

“莫隊?還發什麼呆,走,我請你去餐廳撮一頓去~。”黑衣青年轉身向還在後麵不知發什麼呆的莫刹招招手道。

“......................。”

----------------------------------------

就這樣,莫刹和黑衣青年去基地餐廳撮了一頓...。

額......,也不。

第二天俾斯麥BBX1主炮被人卸走,抬著送去博物館了。在發愣的水星研發部人員麵前,又拿走了幾份主炮線裝圖。按照總裁的話說就是去好好表起來,掛在展台周圍,更好的加深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炮都沒了,還爭什麼?

這不,保守黨,反對派最後隻好一起坐下來討論另外的改裝方案。

最後也敲定了,采用集團新式208毫米單管自動艦炮。沿中軸線前二後一共布置三門,單門射速高達每分鍾42發。

副炮全部拆除,改為在主炮後部安裝兩門較成熟的155mm自動艦炮,改型和側衛級護衛艦是一個型號。前後共四門,射速非常高為60/min。

主副炮均為高平兩用艦炮,可像自行加榴炮那樣增大仰角,發射榴彈,最大射程為45/40km。

艦炮後部剩餘甲板空間和船舷兩側加裝通用型垂直發射係統,可發射各型攻擊彈藥。140單元,每單元四枚導彈,共560具。備彈300枚,導彈最大搭載量為860枚。是繼蘇維埃彼得大帝核動力巡洋艦500枚導彈後最大的一艘戰艦。

原有近程防禦係統卸除,更換為星塵集團和華夏航天科技公司聯合研製的彈炮合一近防武器係統。原載體為集團仿製美軍的密集陣20mm六管近防炮,然後和華夏航研製的FL3000N點防禦導彈進行整合。

組成XC-MK20X3000係統,為20mm火神炮和兩側兩具24聯裝進程導彈組成,自帶光電、火控雷達,有自動攻擊多目標的能力。

共四座,分布在BBX1艦橋與後艦橋兩側。

除了武器係統,電子方麵在後艦橋部位加裝大型3D雷達。原有的船尾戰術機半潛式機庫保留,但改進了空間,有尾門(類似071塢登那種輸送戰車的艙門),可搭載四架MS。

輔助設備,坐落在尾部四座122毫米36聯裝發射器。可發射各種信號彈,幹擾彈,也可以發射火箭彈。

所謂新型戰列艦的種種要采用的技術都加裝了上麵,到最後實驗完成後,BBX1也除去實驗艦船標誌,改為作戰艦艇加入星塵海軍。

在分配上,最終落戶在第二艦隊裏。他的到來讓莫刹大隊/第二艦隊也成為集團海軍最先配置完全的一個艦隊。集團各種小規模戰鬥(對beta)也交給他們執行。

不過值得稱讚的是,納粹殘黨繼承了德國建造工藝和發動機的先進技術。

雖然沒采用核動力,但俾斯麥上采用了高馬力的燃氣輪機,全燃配置,航速達32節。可以跟得上由中型戰鬥航母、多船體護衛艦組成的快速機動艦隊的腳步。

還有這艘戰艦的防禦,那些德國人也真花的起錢,下足了本。

全艦采用高工藝鍛造的高強度鋼材外,還大範圍加裝凱夫拉裝甲,達到95%之巨。防禦力,抗毀傷,抗沉能力很強力。

根本用不著集團再加固。這也省去了很長時間。

艦隊配置上是否經過集團高層幹預?莫刹不曉得,不過當他看見那艘戰艦時,就想起了當時在給孩子們發放模型的年輕總裁.....。

“或許是呢........。”

“滴~滴~滴~滴~........。”一聲短促的電子音響起,驚醒了還在回憶的莫刹。

走進艙內,抓起床邊的內線電話聽起來。

“嗯,我知道了。”是艦橋的通信,說是參與新型飛行背包的051.042兩機回來了。

“看來短暫休息結束了,要去幹活咯~。”想去機庫就要走C3區域的中央電梯,但因為是新造艦,破曉號電梯還在進行最終線路檢查。

所以隻能通過甲板去了。

出門,電子艙門自動關閉,簡潔的艙室裏隻剩下放在桌子上那閃著瑩瑩光芒的黑色匕首。

===========================

PS:我這人啊,主角不好好寫,總愛寫配角。

不過放心,主線我還會猛刷主角存在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