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天文地理科學1(1 / 3)

第六章天文地理科學1

星撞地球

1994年7月17日至22日,一顆叫做“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上的21塊碎片接連撞擊到木星身上,全世界的電視、電台、報紙都相繼報道了這條消息。人們在觀看木星被撞的報道的同時也不禁在想,木星是一顆沒有生命的星球,而且個子比地球大得多,撞撞也不要緊;如果我們地球也挨這麼一撞,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問題是,地球會不會遇到這種來自宇宙的威脅呢?天上的星星會不會撞到地球上來呢?

科學家認為,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但地球的引力迫使它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運行,月球和地球是不會相撞的。太陽係的其他行星和地球一樣受太陽引力的控製,各有各的繞日運行軌道,互不影響,也不會相撞。太陽係以外的恒星離我們地球非常遙遠,而且包括太陽係在內的銀河係的所有恒星都在很有規律地圍繞銀河係中心旋轉,並不是橫衝直撞到處亂竄,因此恒星之間發生碰撞的可能性極小極小。地球不會和太陽相撞,更不可能和其他遙遠的“太陽”,即和其他恒星相撞。

能對地球構成一定威脅的天體就是接近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了。

科學家告訴我們,在比月球更靠近地球的天空中,隨時都有一些直徑在10~50米左右的小行星在運行著。由於受地球引力的吸引,有時,一些太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多數直徑在10米左右)就會飛向地球。不過,這些小行星衝進地球大氣層後,會和大氣產生摩擦而燃燒起來。多數小行星在燃燒中化為灰燼,這就是所說的流星;少數小行星在大氣中沒有燃燒完,落到地上成為隕石或隕鐵,也不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危害。

如果是大一點的小行星衝向地球又會怎麼樣呢?

大約5萬年前,一個直徑約30米的小行星衝入大氣層,落在現在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境內並發生了大爆炸。爆炸後的地麵留下了一個直徑約1千米的大坑,大坑周圍幾公裏的範圍內都變成了不毛之地。

近些年來,人們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發現了一個被埋沒的巨型坑洞,巨型坑洞的直徑有200千米寬。科學家研究後認為,這是6500萬年前,一個直徑為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巨大隕石坑。6500萬年前,地球上的恐龍等生物突然滅絕,就是這次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由撞擊產生的塵土和碎片在大氣層中遮天蔽日長久不散,使地球表麵在很長時期內見不到陽光,引起地球氣溫下降,生態環境變壞,從而給地球生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太陽係中還有很多彗星。彗星有時不是很守規矩,運行軌道也常有較大變動,時常從不同方向進入行星的運行軌道。因此,彗星有時也有可能與行星相撞。我們前麵提到的彗星碎片撞擊木星就是一個例子。

我們地球自身也曾受到過彗星的“洗禮”。

1908年6月30日清晨,一個巨大的火球從印度洋上空飛越喜瑪拉雅山脈,由南向北劃破長空,最後,大火球在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以北的通古斯地區的一片森林中墜地。大火球墜落時引起了一次猛烈的大爆炸,大爆炸引起衝天大火,在800千米之外都看得見火光,在1000千米之外都聽到了爆炸的巨響。大火球墜落處,方圓60千米內立刻變成了一片焦土,動物植物全部遭到毀滅,周圍2000千米範圍內的樹木幾乎全被刮倒。在大爆炸波及區內僥幸活下來的人後來回憶說,隻覺得整個世界都在轟隆隆的巨雷聲中顫抖,好像天垮了,地球的末日到了……當時,全世界的地震台、氣象站的觀測儀器都記錄到了這次大爆炸,大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幾乎繞著地球轉了兩圈。

大爆炸後,人們一直不敢靠近爆炸區域,直到20年後才開始對爆炸現場進行實地考察。但實地考察的結果非常令人吃驚,森林遭到的巨大破壞如20年前一樣,看著都讓人心驚膽戰,可是,在爆炸中心地區卻沒有發現隕石坑,也沒有找到一點隕石或隕鐵殘骸。

80多年來,科學家對造成這次大爆炸的原因提出了種種推測,但都沒的揭開大爆炸留下的謎團。後來,有科學家提出,這次大爆炸的製造者是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的重量大約有500萬噸。彗星撞擊地球的見解解釋了其他見解不能解釋的很多疑團,現在正在逐漸為人們所接受。

上麵講的都是地球以前遭到小行星或彗星撞擊的曆史。人們現在關心的是,地球以後會不會再受到這一類的“傷害”?

科學家計算出,在今後120年內,小隕星落向地球是常有的事,但地球不會受到災害性的撞擊。到2115年,將有一顆直徑為1千米的小行星會給地球造成一定威脅。為此,天文科學家一直都在“監視”太空中那些有可能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並正在積極研究製定對付這些“入侵”地球的小行星的辦法,決不會讓這些小行星毀了我們的地球家園。

不平靜的地球內部

人從誕生的那天起,就開始認識地球。遺憾的是,人們所能看見的隻是地球的表麵,地球的內部卻是一個“看不見的世界”。

我們可以把地球比作一個人。人的內心世界的變化雖然看不見,但反映內心世界的喜、怒、哀、樂的外表變化是看得見的。喜怒無常,說明內心極不平靜。地球也是這樣,我們可以從它的表麵變化去了解它內部的風雲變幻。

悄然而變,難以察覺

地球的許多變化是十分緩慢的,似乎是地球背著人們在偷偷摸摸地變化。例如,地球上發生的大規模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憑人的感覺難以發現。但人類畢竟已有幾千年文字記載的曆史了,靠著世世代代積累的觀察資料,加上現代科學技術,人們已經發現了這種變化。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唐朝詩人崔灝《黃鶴樓》詩中膾炙人口的詩句多麼引人入勝,然而,時隔一千多年,當年武昌長江中風景秀麗的鸚鵡洲已被江水吞沒,杳如黃鶴了。

位於青藏高原的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在山上,人們發現了海中生物的化石,說明這裏曾經是一片汪洋。古人所雲“滄海桑田”確實是存在的。根據生物化石反映的那些生物生存的年代來推測,喜馬拉雅山上升到今天的高度,經曆了幾百萬年的漫長曆程。而它卻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山脈之一。你知道嗎?青藏高原現在仍以每年平均5毫米~6毫米的速度上升。這樣緩慢的變化,如果沒有精密的地形測量,人們是察覺不出的。

瞬間突發,難以防範

地球上的變化大多非常緩慢,但有時也會出現突然的變化。這種突變往往給人類帶來災難,例如大地震和火山爆發。

地震是發生在地底下的震動,事實上它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據統計,地球上每天發生的地震平均有一萬多次。當地球內部變化不激烈時,地震不大,構不成對人類的威脅。隻有當地球內部發生激烈變化時,才會顯示出它可怕的威脅力量。

地球表麵有許多火山口,它是地表通向看不見的地球內部的通道。在火山寧靜時,它是奇異的自然景觀;當火山發怒時,它是吞噬一切生命的魔鬼。意大利的龐貝城就是被火山噴發毀滅掉的。火山噴發時的情景,常常給人一種恐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