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4

西班牙5.56毫米賽特邁阿梅利輕機槍重機槍

重機槍主要用於射擊集群目標,薄壁裝甲和低空飛機等。其結構由槍身、槍架和瞄準裝置組成。重機槍通常采用機械瞄準裝置,有的還配有光學瞄準具和夜視瞄準具。有效射程:地麵目標為800~1000米,低空目標為500米。槍架用以支撐槍身,賦予槍身一定的射角和射向,多為三腳架,有杆式和輪式。重機槍可靈活改變射向,方向射角為360°。

英國馬克沁機槍

馬克沁機槍是由英籍美國人馬克沁研製的極為著名的機槍。1884年,馬克沁首先取得了這種機槍的發明專利。這是世界上第一種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該槍采用槍管短後坐式自動原理,發射11.43毫米M71式黑火藥槍彈,槍身重27.2千克,使用容彈333發的帆布彈帶供彈,水冷槍管,可單、連發射擊。該槍一問世,便因其猛烈的火力受到各國重視。1893年,英軍在羅得西亞戰場首先使用此槍,大顯神威。此後在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馬克沁機槍都顯示出它極大的威力和作用。德國人在此基礎上改進仿製出了MG式馬克沁機槍,口徑為7.92毫米,發射7.92毫米98式槍彈。槍身重26.54千克,三腳架重31.98千克,槍身長1175毫米,使用100或250發彈帶供彈,隻可連發射擊,依靠水套槍管冷卻,理論射速為400~500發/分鍾,最大射程可達2000米。中國1888年開始試製該槍,直到20世紀40年代,這種重機槍一直在中國軍隊中使用,其中以1935年命名的民國二四式重機槍最為有名。

美國M1917勃朗寧重機槍

7.62毫米M1917勃朗寧重機槍是1917年由美軍設計並裝備美軍的一種水冷式重機槍。該型機槍作為美軍的主要機槍,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發揮過重要的作用。1936年改型為M1917AI型機槍。它在美軍中的位置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被M60機槍取代。

M1917勃朗寧重機槍的口徑為7.62毫米,發射7.62毫米M1或M2槍彈。槍身重為18.64千克(帶水時),槍身長為981毫米,連發射擊,用250發帆布彈帶供彈。該槍理論射速為450~600發/分,有效射程為1000米。該槍槍尾有可單手發射的握把。采用水冷結構,在高寒及無水地區不便使用。因此,該槍後來又發展出一款氣冷式改進型——M1919A4型機槍。

蘇聯7.62毫米SG-43重機槍

7.62毫米SG-43重機槍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郭留諾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出來的一種代替1910年式馬克沁水冷機槍的重機槍。該槍可高射與平射。口徑為7.62毫米。發射1908年式7.62毫米槍彈(包括重彈和輕彈)。槍身重13.8千克。槍架重26.6千克(輕武架)。全槍長1708毫米(戰鬥狀態時)。連發射擊。使用250發閉式不散彈鏈(l箱)。戰鬥射速為250發/分鍾。有效射程為1000米(平射時)或500米(高射時)。該槍采用導氣式自動方式,槍管可以迅速更換,槍尾有兩個“D”形握把。本槍結構簡單,動作可靠,火力猛烈,精度好,但重量大,攜行不便。SG-43重機槍有多種改進型,如SGMT和SGM型,SGMT是SGM的坦克機槍型。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曾仿造出兩種,稱為1953年式7.62毫米重機槍和1957年式7.62毫米重機槍。

蘇聯12.7毫米DSHK-38式大口徑機槍

12.7毫米DSHK-38式大口徑機槍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技格加廖夫對自己在1934年設計的一種機槍改進而成的。

DSHK-38式大口徑機槍的口徑為12.7毫米,發射蘇聯12.7毫米機槍彈。全槍重180千克,全槍長2330毫米(平射狀態時),隻可連發射擊。該槍采用槍械設計師什巴金設計的轉鼓式供彈機構。彈箱容量為50發,開式彈鏈。戰鬥射速為125發/分鍾。最大射程為3500米。該機槍火力猛烈,子彈破甲能力強。

該槍可采用何列斯尼可夫設計的高平兩用槍架,既可做普通機槍用,也可做高射機槍用。

蘇聯12.7毫米DSHK—38/46式大口徑機槍

該槍是蘇聯在1938年式大口徑機槍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而成的,1946年正式定型生產。該機槍口徑仍為12.7毫米。發射蘇聯12.7毫米機槍彈。全槍重180千克。全槍長2328毫米。隻可連發射擊。采用滑板式彈鏈供彈機構供彈。每一隻彈箱容量為50發。有效射程為2000米。與1938年式大口徑機槍相比,該槍將轉鼓式供彈機構改為滑板式彈鏈供彈機構;將槍管與機匣由螺紋連接改為槍管固定栓連接,便於迅速更換槍管。

20世紀40年代末,捷克以此槍為基礎研製了牽引式四聯高射機槍。中國也仿製了該機槍。生產了1954年式12.7毫米高射機槍。

蘇聯12.7毫米DSHK—38重機槍通用機槍

近年來英文軍事書籍中出現了一個Machine Rifle這個術語。人們把它叫做突擊機槍。突擊機槍是與突擊步槍同族的輕機槍。是現代戰爭中步兵的主要武器之一。普通輕機槍一般有兩名射手,一名正射手,一名副射手,副射手也是彈藥手。而現在有許多輕機槍是在突擊步槍的基礎上,加長和加粗槍管,加大供彈具容量,加裝兩腳架,既具有突擊步槍的輕便靈活的突擊性,又有接近輕機槍的火力持續性,並且不用副射手,可單兵攜行使用。典型的突擊機槍有俄羅斯RPK式、比利時米尼米式等。

德國7.92毫米MG42機槍

7.92毫米MG42機槍是1942年德國機械設計師魯格納在MG34通用機槍基礎上開發研製出來的一種通用機槍。該槍口徑為7.92毫米。發射7.92毫米毛瑟槍彈。槍身重11.5千克。槍架重19.2千克。槍身長1219毫米。采用連發射擊方式。使用50發彈鏈或75發鞍形彈鼓供彈。理論射速達1000~1300發/分鍾。有效射程為800米或1000米。MG42仍采用槍管短後坐的自動方式,機構動作可靠,既能平射,又能高射。MG4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名聲顯赫,而且對後來通用機槍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德國7.92毫米MG34機槍

7.92毫米MG34機槍是1934年由德國毛瑟兵工廠設計師施坦格研製的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該槍設計時參照了瑞士M30蘇羅通機槍的構造原理,可做輕機槍或重機槍用,還可改裝成高射機槍、坦克機槍或機載機槍用。其口徑為7.92毫米。發射7.92毫米毛瑟槍彈。槍身重12千克。槍身長1224毫米。可單、連發轉換射擊。使用50發不散彈鏈或75發彈鼓供彈。戰鬥射速連發時為200發/分。有效射程為800米或1000米。該槍可左右兩側供彈,故可以並聯成雙管或多管機槍使用。而且槍管可以迅速更換,各部件間用銷釘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