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娃一直沒有出來。
在四娃、五娃、六娃相繼打碎葫蘆破殼而出,他卻一直沒有動靜。要不是那微微起伏的呼吸聲還以為掛在門梁上的隻是一個普通的紫皮葫蘆。
李家滿地都是三頭身的胖娃娃,李玉赫然發現,家裏除了電燈、電視機的一些基本用電之外,他們家已經不需要再繳納其他的日常費用了,就連燒煤的錢都省下了!
舉個例子來說吧,他們家的五娃是一個集電冰箱、抽水泵、洗衣機(雙筒帶甩幹)、灑水車、製冷機、人造雪花機等等眾多功能與一體的天然環保型複式人才。
他會將壓水井裏的水吸出來,降溫變成冰水,還可以在這一個過程中直接凍成一坨冰疙瘩或是冰磚,他甚至還能在小院兒裏的水泥地上鋪上厚厚的一層滑冰道。
冰棍、冰塊、冰西瓜這些都是小意思……自從她弟教會他做刨冰之後,家裏每天都斷不了這種消暑的東西。
涼白開水凍成冰,大娃一拳砸下去就成了冰渣渣,再澆點西瓜汁或是蘋果汁什麼的,吃起來十分冰涼降溫。
還有家裏的四娃,他不喜歡冷,他是一個集火爐、暖爐、烤箱、烤盤、爆米花機、熱水器、電餅鐺、熱得快等等於一身的火係複合型環保人才。他會噴火、吸火、打閃電,噴煙花,甚至餓得時候隻要在他的腦門上放一口鐵鍋,他們全家就可以圍坐在一起吃火鍋了。
其餘的幾個葫蘆娃更別提了,她去大學報到甚至不用坐火車!隻需要六娃隱身帶著她飛過去,隻要短短的兩個鍾頭!
等到大學報到的那天,她早上吃罷飯,八、九點鍾到了學校辦完手續之後中午又回家做了午飯!
好方便快捷!
這一下李玉算是徹底喜歡上家裏滿地爬的葫蘆娃了。
大一要住校,李玉打定主意,等到大二的時候她就從宿舍搬出來,住到家裏。每天一來一回也不過是四個小時。她早上早起一會兒,晚上晚回家一會兒,這實在算不了什麼。
就現在,她也很高興,每個星期至少能回家一趟!
隔壁孫奶奶說他們老兩口可以照顧韜韜,但是讓李玉一口回絕了。說現在韜韜學乖了,會做飯,會自己個兒惦記著學習,一個人就可以了。
其實哪兒是他一個人哪?!全家都圍著他轉,她算是看明白了,這葫蘆娃不是來打妖怪的,是來伺候她家韜韜的。
那家夥,跟個大爺似的。
吃飯、吃飯不用動手,隻要上嘴皮子碰碰下嘴皮,想吃啥,六個娃忙的團團轉,四娃負責燒火,烹飪。做出來的飯菜噴噴香,火候掌握的比讀秒數的裁判都準。
這哪兒是人過的日子,這分明是神仙過的嘛!
李玉有時候都覺得胃裏頭泛酸,自己擱家裏是不是有點多餘?看他們整天親的,好像她才是外來的一樣。
幸好韜韜還是惦記她的,有什麼好吃的也不忘給她留。
大學開始要接受半個月或一個月封閉式的軍訓,李玉最後是帶著一股子很複雜很詭異的感情走的,她已經不再思考自己弟弟沒有人照顧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而是開始擔心自己弟弟會不會讓人給慣壞!以及,她總覺得,這些日益長大的葫蘆娃偶爾看她弟弟的眼神怎麼看怎麼讓人不對勁,那感覺很熟悉,好像她在什麼地方見過……就像是,就像是,——
啊!
李玉穿著一身草綠色的軍裝,站在九月的炙陽下,無端端的竟然起了一身的冷汗。
那樣子,就像是她潘叔叔看潘嬸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