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悟道(1 / 2)

青陽子對李道真這等前無古人的修煉進境恐慌不已,曾不止一次問及老青。而老青的態度則頗為古怪,他似乎對李道真這樣的表現絲毫不以為意,每次青陽子問起都隻有八個字:“順其自然,莫要幹涉。”其餘的也不多加解釋,搞得青陽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他又並未在李道真身上發現有什麼不妥之處,時間久了便也罷了,或許自己的這個徒兒當真便是千年也難遇一個的天生修道奇才。

李道靈則仍舊是一副不死不活的樣子,五年多來似乎修煉毫無進境。自從那日從山洞回來之後,青陽子便也知道了李道靈體內有佛門高僧所傳佛法修為。本來他身具佛法修為已算不得道門弟子,青陽子意欲將他逐離青陽門,但經不住李道真與老青一力維護,隻好作罷,但此後卻對他更為冷淡。這也難怪青陽子。別說他並不看好李道靈能修煉出什麼名堂,即便李道靈真能修煉有成,修煉的又不是他青陽子所傳的“青陽真訣”,與他又有何幹?

青陽洞府後山的山頂上有一顆百年古鬆,此刻正是子時,一輪明月高懸中天,如水的月光灑落山頂,照亮了那顆蒼勁挺拔傲立山巔的古鬆,也照亮了古鬆旁一個孤單瘦弱的身影。那是一個十六七歲麵目平凡的少年。

少年的目光穿透黑沉沉的夜幕,悠然望向遠方。他臉上的神情淡定而從容,目光中透出一種深邃和幽遠,似乎蘊藏著無窮的智慧。他就這麼隨意的站在那裏,卻仿佛與整片天地融合在一起,那份淡然出塵的高遠意境,便是修為達到度劫中期的青陽子也遠遠不及。這少年正是李道靈。

近一個月以來,李道靈體內佛力真元時常自行發動,而識海深處的舍利子更是蠢蠢欲動,似乎要脫竅而出。他明白,他如今的修為已到了一個瓶頸,即將麵臨突破,而此時正是十分危險的時期,稍有不慎便會走火入魔道行盡毀。

究竟怎樣才能抑製住體內即將失控的真元?李道靈苦苦思索著,心中泛起一絲憂慮。如今的他經過五年多的修煉摸索,已大致弄清了自己體內的情形,不再像以往那般茫無頭緒。

當日白眉老僧非但將一身佛法修為盡傳與他,並且在舍利子中留下佛門大乘菩薩道及小乘羅漢道修行法訣。此時他所修行的正是小乘羅漢道。

小乘羅漢道分為四重境界,稱為四聖諦,即: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和道聖諦。若能將這四聖諦修行圓滿,便可得證阿羅漢金身正果,成為佛門中的初階聖者。當日的白眉老僧修為已至道聖諦境界,差一步便可圓滿,卻在最後關頭不知何故道行盡毀歸於寂滅。而如今的李道靈已將集聖諦修至圓滿即將突破邁入滅聖諦境界。

小乘羅漢道之上尚有大乘菩薩道,大乘菩薩道共分為十地境界,修至圓滿後稱為究竟菩薩,也就是最低等的佛,再往之後,李道靈也無從得知,他從舍利子中所得到的關於佛法修煉的信息隻有這麼多。據老青當日所言,若能修成小乘阿羅漢金身正果,便能強過普通仙人百倍,那假使修成十地菩薩乃至最終成佛又會如何?佛法之精深廣大由此可見一斑。

李道靈靜立山巔,心中默想四聖諦真義:所謂苦聖諦乃是能知眾生輪回之苦的能力,但雖能知眾生之苦卻不知其為何而苦;得此境界者可初具神通,天眼、天耳初開,能見能聞三界六道之事;所謂集聖諦乃是非但能知眾生輪回之苦,且能知道其所以之苦的原因;此境界者神通力大漲,天眼可見眾生前世之事,初具宿命通;所謂滅聖諦乃是能斷絕一切煩惱苦痛來源,隻留一清淨空明之身;此境界初得大定,並於定中生慧,已可知曉他人心中之事,其餘各項神通力也大有長進;所謂道聖諦乃小乘佛法四聖諦之最後一諦,能得前三諦,已初窺佛法妙境,但其中妙處隻能及於自己,卻無法說明其中道理,更不能渡化世人,但若將道聖諦修習圓滿則可大悟,修成阿羅漢金身,盡得六神通之力,三界六道任意遨遊,非但能渡己,更可以渡化三界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