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文明是怎樣衰落的(1 / 2)

瑪雅文明是怎樣衰落的

瑪雅文明的曆史

瑪雅文明曾是西半球最偉大的文明之一。他們務農,建築巨大的石屋和金字塔,冶煉黃金和銅,使用一種至今尚無人能解讀的象形文字。

據《契蘭·巴蘭》一書記載,瑪雅人曆史可分為3個時期:①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公元292),其特點是中美各群體形成共同文化,農業得到發展,開始過定居生活。②古典期(292~900),開始有象形文字、石碑、廟宇等,中部地區有了大規模發展,出現神權政治,晚期北方文化發展並達到鼎盛時期。③後古典期(900~1527),在其前期(900~1250),南部和北部出現了文化變革,托爾特克人到達中部高原並實行政治統治,將其宗教、禮儀、習俗強加於瑪雅人,建立瑪雅城,由科科梅家族進行統治;在北部地區,瑪雅文化和托爾特克文化融合,產生著名的瑪雅潘文明。在後期(1250~1527),大的瑪雅中心相繼被遺棄,政治上解體,出現一些小城鎮,相互鬥爭。

在瑪雅曆史上,沒有埃及式的法老,也沒有羅馬式的愷撒,更沒有政教合一的哈裏發。從來沒有一個權威人物在某一時期統治過所有瑪雅人。各個瑪雅城市是相對獨立的。但是它們又共享同樣的宗教、文化和語言,所以,瑪雅城市之間的關係大致相當於希臘城邦之間的關係。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怎麼會如此命運多舛,接二連三遭遇打擊呢?

飽暖不思變

瑪雅人的主食是玉米。在中美洲的自然環境下,玉米從播種到收獲需要190天的時間。瑪雅農人需通過六七個月的實際耕作,便可以收獲比全家人一年所需還要多一倍的糧食,剩餘的糧食可以拿到市場上進行交易。

熱帶雨林的濕熱環境使居住條件相對簡單,比起住在寒帶或溫帶的人,瑪雅人不必考慮如何禦寒。拜地利所賜的瑪雅人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宗教、藝術等文化活動。

偉大的文明不一定誕生於閑暇,但在維持溫飽之餘仍有餘力進行創造,這無疑是文明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大大小小多達10萬座的瑪雅金字塔就是這種閑暇的產物。

第一次衰落

9世紀,數以百計的瑪雅城邦突然被遺棄,那些繁華的都市幾乎在同一時期湮滅在熱帶叢林中。創造了無數奇跡的瑪雅人一部分遷徙到了尤卡坦北方的荒野,其餘的則撤入叢林,不知所蹤。輝煌的瑪雅古典期文明就這樣神秘地消失了。

瑪雅人為何棄城而去,是火山爆發、地震、颶風、瘟疫?還是奴隸起義、內戰頻繁、外敵入侵……各種各樣的推測被提出,卻又都沒有充足的證據。近年來“生態危機論”被提出,看上去似乎很像這道謎題的最終答案。

瑪雅的城市文明建立在玉米農業的根基上。自古以來,瑪雅人采用一種極原始的耕作法:他們先把樹木統統砍光,等過一段時間幹燥後,在雨季到來之前放火焚毀,以草木灰作為肥料,滋潤貧瘠的雨林土壤。燒一次種一茬,待草木長得比較茂盛之後再燒再種。

當文明繁盛、人口大增時,農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不加節製地毀林開荒,同時盡量縮短休耕時間。結果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玉米產量降低。占人口大多數的勞力者食不果腹,生活水準一落千丈,隻得舉國遷徙,另覓他鄉。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瑪雅人在得益於上天所賜的自然環境之時,也為滅亡埋下了災難的種子。因為自然條件過於優越,不必考慮提升農業生產力,比起那些經常在溫飽線上掙紮的同類來說,瑪雅人缺少應對災變的意誌與能力。

第二次衰落

瑪雅古典期文明衰落了,但瑪雅文明卻遠未滅亡,文明的重心北移。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石灰岩平原上,一些新的瑪雅城邦再度興起,構成了後古典期的瑪雅文明。

不過它們再也沒有達到過古典期那樣的輝煌。後古典期的瑪雅文明建立在幹旱貧瘠的土地上,這種先天的不足,導致了曆史重演,使瑪雅再次陷入頹勢。自1519年起的西班牙殖民入侵構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從此瑪雅湮沒在叢林荒草之中。

現在,仍有將近200萬瑪雅人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使用著近25種瑪雅語,然而他們對過去的曆史幾乎一無所知,他們和叢林深處的廢墟一同緘默著,共同構成了失落文明的遙遠背影。

瑪雅人有著獨特的時間觀,他們認為世界是不斷創造又不斷毀滅的,今日的世界也有自己的。

太陽活動和瑪雅文明的衰敗

科學家們推測,太陽亮度的微妙變化激發了尤卡坦半島災難性的氣候變化,從而可能觸發了瑪雅文明的毀滅。這項新研究從湖底的岩芯中得到證實:當地遭受幾千年來最嚴重的幹旱時,正是瑪雅文明衰落開始加速之際。

太陽的活動有一個“200年震蕩”,不同的研究給出的周期在206年至208年之間。這一周期活動被記錄在由宇宙射線產生並殘留在樹的年輪裏的碳-14同位素的含量分布中,科學家們認為這與太陽黑子數目的變化和太陽的亮度具有對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