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氣候狀況
哥倫比亞河流每年在冬季幾個月都會集中西北太平洋區的雨量,因為受高山阻隔,所以除北部沿海降水較多以外,其餘的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下,山間一些高原盆地的年降水量更是不及300毫米,氣候較為幹燥。
該河流域內的大部分大氣降水是以雪的形式降落到山區的,冰雪融水源源不斷地流入哥倫比亞河。通常,流域內各支流冬季水量較少,春季水量較大。
但在沿海盆地,水文條件卻有所不同,這裏冬季雨量集中,常可引起驟發洪水。而夏季幾個月,水量顯著減少,河水又降到最低水位。
接受降雪的哥倫比亞河,豐枯差別相當大,如大古力水電站壩址處年平均水量962億立方米,最豐年達1347億立方米,最枯年僅666億立方米,豐枯年水量幾乎相差一倍。
這裏年內徑流分配也不均勻,通常汛期4月~7月內的4個月的水量約占全年水量的68%。
盡管夏季會出現汛期,但是由於南方各支流受到融雪補給,早於北方諸支流,所以流量較為均勻。哥倫比亞河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含沙量低,築壩後水庫不易淤積。
大河流域內的水電站
由於哥倫比亞河含沙量低的重要特點,使得水壩的建築更加盛行。美國聯邦機構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就曾在哥倫比亞河流上修建了29座主要的水壩。
他們修建的這些水壩,不但有利於洪水控製和灌溉,也為魚類洄遊、魚類和野生物種提供了棲息地,而且還具有發電、航運和娛樂等綜合效益。
這些大型水電站的修建,在客觀上促進了縱橫交錯的超高壓和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推動了美國西部電網的發展和與其他電網的聯網。同時在另一方麵也方便了非聯邦機構修建其餘的中小型水壩。
美國西北地區的水電係統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係統之一,其水電開發、水電布局和水電調度都極引人矚目,並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拓展閱讀
哥倫比亞河的洪水曆時較長,而且比較有規律,一般都在5、6、7月三個月,其中以6月最大。綜合利用水庫在汛前留出防洪庫容,汛末蓄滿,可將防洪和興利較好地結合。上遊幹、支流水庫攔洪調節後,下遊約翰迪水庫再留防洪庫容24.7億立方米,可使最大流量降至2.2萬立方米/秒,配合下遊地區的堤防,足以滿足防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