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龍潭水,晶瑩潔淨,水流緩慢,中央較深,邊緣稍淺,環潭四周,竹影婆娑,綠樹扶疏,怪石嶙峋,奇峰聳立,是一個十分理想的天然遊泳池。
潭中橫臥一塊巨石,名太平石,石上鐫刻由“碧龍潭”三字,石麵平整,可容坐數十人,遊人仰臥在太平石上,可飽覽四周風光。靜聽空山幽泉,水聲悠揚;又聞瀑布擊水,聲若銀瓶乍裂,水漿迸濺;再細細搜尋,山風吹過竹林,送來一陣陣悅耳的沙沙響聲;有時山穀之中,還會夾雜著各種會歌唱的昆蟲的啾啾叫聲;此時的碧龍潭,仿佛成了一個天然舞池,遊人盡可在大自然如此豐富優美的旋律伴奏下,在舞池中翩然起舞,大概可稱之為真正的“水上芭蕾”了。
開先瀑布
開先瀑布之美,還在於其山下四周的景色均十分優美秀麗,正是這種秀美的環境,才把開先瀑布襯托得更加嫵媚嬌嬈。開先瀑布上端,是秀峰簇簇,各具特色。有“日照香爐生紫煙”的香爐峰,詩人們吟誦它“香爐一絕峰,時生旦暮煙”“香爐不鑄石陶甄,鼻不聞香眼見煙”;香爐峰麵對的雙劍峰,它宛若雙把利劍,嵌插在群峰之間,鶴鳴峰則形如仰鶴,又有傳說“嚐有鶴棲鳴”,現在當然是“不見山頭夜鶴鳴,空遺山下瀑布聲”了。
獅子峰,形態險惡,朱熹當年有詩雲:“石骨苔衣雖賦形,蹲空獨逞惑猙獰。威尊石獸終何用,誰解當年吼一聲。”至於姊妹峰,則娟娟並坐,美麗動人。
玉簾泉瀑布
驅車從廬山南麓栗裏出發東行約5千米,抵達歸宗寺遺址,抬頭望見金輪峰,直插雲天,石鏡峰拔地而起,其上的懸崖間,便是那“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的玉簾泉瀑布。“玉簾鋪水半天垂”,玉簾泉瀑布高達數百米,闊有24米~27米,遠遠望去,真如一幕玉珠水晶串成的垂簾。
玉簾泉與廬山瀑布群中的其他瀑布有著明顯的不同,它並不像石門澗瀑布那樣水勢洶湧,聲響嚇人,亦不像烏龍潭瀑布那樣玲瓏嫵媚,婉轉流淌,而是屬於那種數米之上尚是水,數米之下全是煙的瀑布。
玉簾泉瀑布在半空之中,便化為縷縷散絲,陣陣煙霧,因風作態,隨意飄揚。陽光照射下,霓虹隱現,玉簾變成五彩珠簾,跌入潭中,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瀑聲清脆悅耳。此番景色,不禁使人聯想起著名的雁蕩大龍湫瀑布來了,相比之下,玉簾泉瀑布別有一番嫵媚柔姿,惹人愛憐。
晝夜流淌的玉簾泉瀑布,似乎還向遊人訴說一個久遠而美麗的傳說:相傳在玉簾泉發源的石鏡峰頂上,有枚鋥亮明淨的圓石,石麵平滑如鏡,可照見遊人須發,這塊圓石,便是玉真仙子用來梳妝打扮的寶鑒變來的。
有一天,玉真仙子將寶鑒懸掛在石鏡峰頂上對鏡梳妝,哪知鏡中竟映出山南群峰疊嶂,清溪泉瀑,玉真仙子喜出望外,便迅速喚來其他仙子共觀賞鏡中之美景,可哪知一瞬間功夫,寶鑒不複存在,變成了一塊圓石嵌在山崖之上。當地群眾因此將這座嵌有寶鑒的山峰,取名為石鏡峰。從此,石鏡峰聲名大震,各地名流高僧紛至遝來,李白、王羲之等亦曾到此遊覽過。
今日玉簾泉瀑布之下的深潭旁邊,有一個天然石洞,可容10餘人。洞口有石屋殘跡,傳說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在此讀書習字。那輕盈漫灑的玉簾泉水飄下而彙成於美麗的石鏡溪,宋代詩人王十朋有《石鏡溪》詩讚曰:
山上有鏡石為台,雲霧深藏未肯開。
別有一溪清似鏡,不須人為拂塵埃。
溪流中有段養鵝池,王羲之當年曾在此放養群鵝,以此為樂。王羲之每天在溪邊池畔流連,細細觀察著群鵝戲水之千姿百態,大概想從中悟出書學之道。有時還依照鵝在戲水的動人姿態,畫上幾幅栩栩如生的群鵝戲水圖。哪知白鵝躍出畫麵,淩空飛天而去。於是放鵝洞之名由此得來,
洞中據說還有一個鬥大的“鵞”字,為王羲之親筆所書,近代有人還說在草叢苔壁中,發現了斑駁難辨的“鵞”字,弄得後來的遊人,每到此洞便四處尋覓。其實,這字今已不複存在了。此外,在玉簾泉瀑布風景區,還流傳著杏林春暖,複生鬆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
拓展閱讀
據說,早在周威烈王時候,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不怕艱難困苦,意誌非常堅定,不久他的事跡被朝廷知道了,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則屢次回避。為了不讓官府找到自己,他索性潛入了深山之中。後來人們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