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瀑布(2 / 2)

在當時的條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運輸越過壺口瀑布的最佳選擇,它與壺口瀑布上下比較平緩的石質河岸相適應。近年來,由於公路、鐵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壺口附近黃河大橋的修建,過壺口的水上航運已阻斷多年,旱地行船現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跡。

十裏龍槽

壺口至孟門約5千米,在這段400多米寬的箱形峽穀的底部,黃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條30米~50米寬,10米~20米的深槽。黃河水從壺口奔湧下瀉後,以每秒數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歸於此槽。由於傳說它為龍身穿鑿,故取名“十裏龍槽”,也稱“十裏龍壕”。

“十裏龍槽”是壺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隨之連續延伸所形成的,此深槽嵌在原穀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的大部分,成為非洪水期的河岸,這種河岸比較寬、平,全由堅硬的砂岩構成,近水處,幾乎沒有一點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麵行車,“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這種地質地貌條件。

春秋風采

由於四季氣候和水量的差異,壺口景色也時有所變。壺口瀑布最佳觀賞期分為兩段:一是春季4月~5月間,正值農曆三月,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開,岸邊凍結的冰崖消融,稱為“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月~11月雨季剛過去時,河邊眾多山泉小溪,彙集大量清流,陣陣秋風吹過,常有彩虹出現,叫做“壺口秋風”。這兩個時期,水大而穩,瀑布寬度可達千米左右。主瀑難以接近,但遠遠望去,煙波浩渺,威武雄壯。大浪卷著水泡,奔騰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勢,飛流而下。真是“水底有龍掀巨浪,岸旁無雨掛彩虹。”此情此景,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數九寒冬,壺口瀑布又換上了一派銀裝玉砌的景象,在那瑰麗的冰瀑麵上,湧下清涼的河水,瀑布周圍的石壁上,掛滿了長短粗細不一的冰滴溜,配上河中翻滾的碧浪,更顯示出一幅北國特有的自然風光。

古河名勝

如果說粗獷、深厚、莊嚴、豪放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那麼千姿百態,壯觀無比的壺口瀑布則是黃河的代表。在這裏,古今詩人和音樂家們奏出了一曲曲“黃河大合唱”,唱出了炎黃子孫的心聲!從這裏往南不遠,是龍門上口——孟門。在那裏有“孟門夜月”奇景和大禹治水的“鎮河石牛”。遊人先壺口、次孟門、後龍門,來一次“黃河三絕一線遊”,領略大禹治水的遺跡,是非常有趣的。

1991年,壺口瀑布被評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壺口瀑布景區開發大有可為,景區內景點星羅棋布,有孟門月夜、鎮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長城、明清碼頭、梳妝台、古炮台、克難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從199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壺口瀑布漂流月,亞洲飛人柯受良和吉縣飛人朱朝暉先後駕駛汽車和摩托車成功飛越黃河,壺口景區已成為令人矚目的旅遊熱點。

拓展閱讀

1987年9月,黃河漂流隊探險隊員王來安乘坐由40個汽車輪胎纏結成的密封艙,順瀑布而下,揭開了人類在壺口體育探險的序幕,人稱“黃河第一漂”。其後,天津勇士張誌強在黃河大橋跳懸索,人稱“中華第一跳”。1996年8月,河南馮九山橫跨壺口走鋼纜,創下高空走鋼纜最長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被譽為“華夏第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