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虎趕山演變成泰山
在很久以前,有一座風光秀麗、草木茂盛的無名山。不知在什麼時候,有一隻萬年修煉的白虎悄悄地占據了這座山。
這隻白虎一不傷人,二不欺獸,每日仰臥於山間閉目養神,隻是在正當午時時才徑直到河邊去飲水。看見白虎出沒的人多了,就把這座無名山叫作白虎山。
有一天夜裏,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東海有一條青龍因觸犯龍宮清規,駕著雷雨逃到白虎山對麵的山上安下了家。這條青龍日隱夜現。它所在的山上是粼光四射,青煙繚繞。這樣就驚動了四鄉村民,後來人們便叫它青龍山。
青龍、白虎二山遙遙相望,互不服氣,對峙不下。白虎山長高一寸,青龍山便長長一尺。天長日久,白虎山高,青龍山長。眼看兩座山下的人們就要被這二山封住了。如果人們被隔絕了,那麼人們就沒有了生路。
這天,土地神外出查看,發現這龍虎相鬥,於民有害,便親自到天庭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聞聽後,立即喚來東嶽泰山神黃飛虎,讓他馬上下凡去製止白虎與青龍的爭鬥。
黃飛虎手持趕山鞭,來到漢水邊上。他一鞭打斷了白虎腿,一鞭抽瞎了青龍眼,鎮住了青龍白虎,並用鞭杆劃地為界,留下了一條小溪。
泰山神愛民如子,救了四鄉百姓。人們為了感謝泰山神,紛紛捐錢獻物,修蓋廟宇,塑像立尊,稱這座廟為泰山廟。並在每年正月十五焚香燒紙,朝拜泰山神。後來這座山也被人們稱作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遠古時始稱火山、太山。“大”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均見其形,讀音為“太”。且“太山”意為“大山”,在先秦古文中,“大”與“太”通用。後來明代朱謀瑋編撰的解釋雙音詞的訓詁書《駢雅訓篆·釋名稱》說:
古人太字多不加點,如大極、大初、大室、大廟、大學之類,後人加點以別大小之大,遂分為二矣。
按古文字的傳統讀法,“大”亦有“大”、“太”、“代”三音。在春秋戰國時,由於同音字的引申和同義字的演變,“太”與“泰”、“代”與“岱”、“岱”與“嶽”也互相變通了,這樣相繼出現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嶽”等專用名稱。
“泰山”名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漢代經學家劉向編撰的《五經通義》指出:
宗,長也,言為群嶽之長。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
從此,泰山之名便傳揚天下了。《易·說卦》裏有“履而泰,然後安”的說法。“泰”字就由原來的高大、通暢之意引申為了“大而穩,穩而安”。隨即出現了“穩如泰山”、“國泰民安”、“泰山鴻毛”之說。
其實,泰山形成的曆史久遠,曆經了漫長的太古代至新生代各個地質時代的演變過程。地質斷裂活動使它隆起,與廣袤的華北大平原形成了強烈對比。
在久遠的地質變遷中,泰山南部受斷裂影響,上升幅度大,基層在上升風化過程中,異峰突起,陡峭峻拔,露出大片基底雜岩。北部上升幅度小,嶺低坡緩,穀寬溝淺,保存有典型的古生代蓋層。
泰山地貌分為衝洪積台地、剝蝕堆積丘陵、構造剝蝕低山和侵蝕構造中低山四大類型。在空間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層巒疊嶂、淩空高聳的巍峨之勢,形成了由多種地形群體組合的地貌景觀。
泰山雜岩已有20多億年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對研究我國東部元古代地質構造、岩漿活動及板塊構造,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泰山西北麓張夏、崮山、炒米店一帶的灰岩和砂頁岩發育典型,是北方寒武係地層的標準剖麵,是古生物許多種屬的命名地或模式標本原產地。後來在山前中溪發現的輝綠玢岩脈圓柱節理,就引起了地質學界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