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基因寶庫(1 / 1)

物種基因寶庫

在安徽省西部,有一個名叫鷂落坪的地方,它北與安徽省霍山縣接壤,西與湖北省英山縣毗鄰,屬大別山主峰分水嶺主段。1991年12月,為保護大別山區生物多樣性、涵養淮河水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這裏建立了鷂落坪國家自然保護區,該區覆蓋安徽省嶽西縣包家鄉全境。

這裏生態環境十分豐富,自然環境極為優美,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60餘座,其中馱尖、多枝尖海拔達1750米,分別為大別山的第二、第三高峰。保護區內氣象萬千、林海、雲海、霧海、美麗壯觀。

鷂落坪保護區主要保護大別山區典型代表性的森林生態係統、國家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作為淮河流域磨子潭和佛子嶺水庫的重要水源涵養林保護區。

該保護區地跨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南北過渡,襟帶東西”的地理位置,古老的地質曆史,複雜的生態環境,形成了獨特多樣的生物資源及自然景觀。

鷂落坪保護區森林植被屬於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帶的組成部分。保護區的植物區係屬於泛北極植物區,是華中、西南、華北、東北及華南植物與華東植物區係的滲透、過渡和交彙地帶,植物區係複雜,植物種類繁多。

鷂落坪保護區有高等維管束植物2000餘種,占安徽省總種數的2/3,可謂大別山區一個寶貴的植物物種基因庫。

鷂落坪保護區有國家首批公布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如大別山五針鬆、金錢鬆、香果樹、領春木、天女花、厚樸、凹葉厚樸、連香樹、杜仲、白辛樹、天目木薑子、黃山木蘭、黃山花楸、紫莖、短萼黃連、八角蓮、天麻、野大豆、青檀、天竺桂、榧樹、巴山榧樹等。還有國內少見的大麵積集中分布的小葉黃楊林、多枝杜鵑林,還有呈塊分布的香果樹、領春木群落。

鷂落坪保護區地質曆史古老,由於受第四紀冰川影響小,因此成為許多古老植物的避難所,保存了大批古老孑遺植物及係統演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屬。

在本區被子植物中,單型科有4個,即杜仲科、大血藤科、透骨草科和銀杏科;有世界性單型屬20多個,如連香樹屬、香果樹屬、杜仲屬等;有世界性少型屬70多個,如領春木屬、華箬竹屬、大百合屬等。

此外區內還分布有相當豐富的古老孑遺物,如銀杏、領春木、連香樹、金錢鬆、三尖杉、米心水青岡、杜仲、青皮木等。

這裏也是一些進化中的植物繁衍的場所,形成一批地方特有植物,如大別山五針鬆、多枝杜鵑、長梗胡禿子、鷂落坪半夏、大別山冬青、美麗鼠尾草等數十種植物的模式標本均采自本區。

這裏還分布著安徽特有植物和我國特有植物14屬,如安徽槭、安徽碎米、安徽貝母、金錢鬆屬、杜仲屬、青檀屬、獨花蘭等。這裏還有植物類藥材224科1000餘種,常見的藥用植物200多種,是我國天然中藥材重要產地之一。

保護區還有豐富的蟲生真菌資源,在已發現的4目15屬蟲生真菌中,以擬青黴屬和蟲草屬為其優勢種。因此,鷂落坪保護區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植物物種寶庫。

鷂落坪保護區動物區係具有南北過渡的特點,在動物地理區劃上屬於東洋界,既是一些古北界種類分布的南限,同時又是不少東洋界種類分布的北限,野生動物多樣性相當豐富。

區內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18種,即細痣疣螈、大鯢、鳶 、赤腹鷹、雀鷹、紅隼、勺雞、白冠長尾雉、領角鴞、紅角鴞、斑頭鵂鷚 、草鴞、藍翅八色鶇、金錢豹、豺、小靈貓、水獺和原麝等。

保護區內昆蟲資源也很豐富,僅蝶類就有上百種,其中不少為珍貴種類。保護區的標本室,已采擷製作了一批很有價值的動植物標本,供科研人員研究和遊客觀賞。

鷂落坪景區的主要景點有多枝尖、紅楓穀、七色山、金錢鬆林、大別山五針鬆模式標本、小溪嶺楚長城、宣教館、科技館、高敬亭故居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拓展閱讀

鷂落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大別山主峰分水嶺主段。相傳大別山原是一片汪洋,根本沒有山,孫悟空大鬧天宮,將玉皇大帝淩霄寶殿的神鱉一棒打下天宮。當時玉皇大帝命太白金星赴東海請龍王商議降妖之事。太上老君行進途中,見玉帝的神鱉在汪洋中遊動,想捉起帶回,哪知神鱉不想回天宮,化作千裏山脈,填滿了汪洋大海。太上老君搬它不動,隻好作罷。玉帝降妖之後,太上老君稟報神鱉之事,玉帝與諸仙至南天門觀看。隻見巨鱉頭朝南,尾向北巋然不動,玉帝說:“它既然在人間成山,不願在天成仙,就讓它去吧。” 後來人們認為大鱉山名稱不雅,故改為大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