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二重唱”不僅是對愛情的表白,也是對企圖入侵者的警告,而且還能促使雄鳥和雌鳥性行為的同步,保證繁殖的成功。
雛鳥的鳴叫聲主要有索取食物、保持聯係和出於某種生理需要等。丹頂鶴的鳴聲非常嘹亮,作為明確領地的信號,也是發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
丹頂鶴具有吉祥、忠貞、長壽的寓意。丹頂鶴是單配鳥類,當一對丹頂鶴夫妻中,有一隻不幸死去,另一隻會獨居一生直至老死,不會再娶再嫁。所以自古人們就把丹頂鶴作為對愛情忠貞不渝的象征。
丹頂鶴的棲息地主要是沼澤和沼澤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淺水的魚蝦、軟體動物和某些植物根莖。也棲息在湖泊河流邊的淺水中,蘆葦蕩的沼澤地區,或水草繁茂的有水濕地,以利於隱蔽。
為加速丹頂鶴的人工繁殖和馴化,保護區建立了鶴類馴養繁殖中心。江蘇沿海生態自然博物館收集有各種鳥類、獸類標本。特禽養殖場等均已具備了相當的規模。
保護區內的特禽養殖場已取得了丹頂鶴等人工孵化及越冬半散養的經驗,因而現在任何時候到保護區,都可以看到這類珍禽。保護區建立以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時也付出巨大的代價。建區初期,為防運輸途中列車的震動破壞蛋內胚胎,工作人員硬是用手捧著塞滿棉絮的紙箱經過了幾天幾夜的顛簸,從黑龍江運回正在孵化的兩枚丹頂鶴卵。並從最初的兩隻丹頂鶴開始,繁殖至今天已有了150多隻。
一位名叫徐秀娟的幼鶴保育員為搭救一隻受傷掉進河裏的丹頂鶴獻出了年僅20歲的生命。為紀念這位長眠在保護區、為保護區的發展和建設作出貢獻的姑娘,鹽城市內的望海大酒店門前矗立著一座徐秀娟雕像。同時鹽阜大地還流傳著一首歌曲《丹頂鶴的故事》,傳頌著她感人事跡。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組織進一步查清丹頂鶴在長江下遊的越冬地和數量分布以及環境質量,在鹽城沿海灘塗加強控製開發強度及工業汙染等措施,因而,丹頂鶴等禽類的棲息環境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數量將會進一步增加。
拓展閱讀
丹頂鶴在我國曆史上被公認為是一等的文禽,清朝文職一品胸前繡製的圖案即是鶴。
其實,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它是生活在沼澤或淺水地帶的一種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濕地之神”的美稱。它與生長在高山丘陵中的鬆樹毫無緣分。但是由於丹頂鶴壽命長達五六十年,人們常把它和鬆樹繪在一起,作為長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