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神秀——仙都(1 / 2)

山水神秀——仙都

仙都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境內,是一處以峰岩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以觀光、避暑休閑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仙都也是一個山明水秀、景物優美、氣候宜人的遊覽勝地。境內九曲練溪,十裏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

仙都風景區自隋代起聞名於世分布於東西的練溪兩岸,由鼎湖峰、芙蓉峽、倪翁洞、小赤壁、姑婦岩、朱潭山、步虛山等景點組成。

鼎湖峰景點是整個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鼎湖峰,又稱“天柱峰”,它東靠步虛山,西臨練溪水,狀如春筍拔地而起,直插雲霄,人們常謂“天下第一峰”。

鼎湖峰頂有小湖,湖周蒼鬆翠柏掩映。相傳軒轅黃帝曾置爐於峰頂煉丹,丹成黃帝跨赤龍升天時,丹鼎墜落而積水成湖,故名鼎湖。至今無路可攀登,僅有藥農架繩索飛渡峰頂采藥。

白居易有詩記載:

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

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鼎湖峰旁依偎著一小石峰,俗稱“小石筍”,酷似慈母撫嬌兒,又名“童子峰”,意境絕妙。緊靠鼎湖峰的步虛山,山上多奇石,山腰多石洞,人們沿山穀中蜿蜒的盤道,可上山巔,上有一亭憑欄可近觀鼎湖峰,遠眺仙都山光水色。

芙蓉峽從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千米,渡溪入山穀,兩側峭壁通體漆黑,整座山體又如鋼鐵鑄成的石城堡。越往裏走,峭壁越高,山穀越窄。最狹處,中裂如門,僅容一人穿過,故叫“鐵門峽”。

芙蓉峽峽石呈鐵色,全長約數十米,兩麵陡壁聳峙,儼如一條通天夾弄,讓人頓感深穀清幽,心情靜寂。

入內又是一洞天,四周高崖圍立,中間綠草成茵,叫紫芝塢,相傳是東海八仙飲山泉嚐紫芝之處。塢內有屋基一座,是明代高人結廬隱居的遺址。

倪翁洞又名初陽穀,位於鼎湖峰西練溪邊的初陽山上。相傳老子的學生、越國大夫範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此而得名。

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近代和現代文人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現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由時任縉雲縣令、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

倪翁洞景區內的獨峰書院位於好山山麓,麵臨好溪,是宋代理學家朱熹講學的紀念地。

公元1182年,晦庵朱熹持常平節上疏劾台守未報,巡曆到縉雲縣,徜徉於仙都山,以伺朝旨,有“於此藏修“之語。同時,作《追和徐氏山居韻》七絕一首:

出岫孤雲意自閑,不妨王事任連環。

解鞍盤礴忘歸去,碧澗修筠似故山。

獨峰書院,建築風格屬晚清,核心部分為三間三進,左右廂房二十間,南北對稱,由卷洞圓門和小門相連。其間花園、天井、圍廊渾然一體。院內有欏木石楠、銀杏、桂樹、山茶、金錢鬆、芭蕉等名花名木。

倪翁洞向東過溪,絕壁陡峭,東西橫亙長數千米,石壁下部呈赭紅色,猶如焰火燒過,故稱“小赤壁”。懸崖中有一天然棧道,長數百米,稱“龍耕路”,沿著山腰的懸崖峭壁,橫嵌著一條天然石廊,俗稱“白蛇路”。

相傳,當年劉秀遇難,追兵將至,突然一條鱗光閃爍的蛟龍飛速從岩壁間穿過,開出路來使他脫險,故又稱“龍耕岩”。

這裏有虎跡岩、八仙亭、“晨炊玉甑”和仙榜岩等景觀,前麵還有許多嶙峋的怪石散落在練溪水中,形成溪中有島,島中有水,似島非島,似湖非湖的小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