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黃櫨林(2 / 3)

串紅看不見爺爺十分傷心,她邊跑,邊哭,邊喊:“爺爺!”她哭啊,哭啊,爺爺怎麼也不應聲。她跑了一溝又一溝,過了一山又一山,她的嗓子哭啞了,嘴裏吐出了鮮血;眼淚流幹了,化做顆顆紅珠,撒落在山坡上變成了“歐梨”。

她終於在山穀裏找到了已經死去的父親,她哭啊,哭啊,最後哭死在父親的身邊。她的哭聲感動了九天玄女娘娘,於是娘娘將父女倆的魂魄收回天宮。

從這以後,在串紅哭過的地方,無數的黃櫨樹像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每當秋天來臨的時候,整個香山漫山遍野全是紅葉,像少女的紅絲巾一樣把香山打扮得格外漂亮。

人們都說,黃櫨樹那鮮紅的葉片是串紅一口口的鮮血染成的,因為她口裏嚼過藥材,所以至今那紅葉還有一股藥的香味呢!

黃櫨,又名毛黃櫨、紅葉樹、煙樹,落葉灌木或喬木,高3至5米。其樹冠圓形或傘形,小枝紫褐色有白粉。樹汁有強烈的氣味。

黃櫨單葉互生,其葉倒卵形或寬卵圓形,長3至8厘米,寬2.5至6厘米。葉先端圓形或微凸,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兩麵或尤其葉背顯著被灰色柔毛,側脈6至11對,先端常叉開。

黃櫨花期4至5月,果熟期6至7月。其圓錐花序頂生,被柔毛。花單性與兩性共存而同棵,花瓣黃色。花梗長7至10毫米,花萼無毛,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1.2毫米,寬約0.8毫米。

黃櫨樹的花瓣成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至2.5毫米,寬約1毫米,無毛。它的雄蕊,長約1.5毫米,花藥卵形,與花絲等長,花盤5裂,紫褐色。

其子房近球形,徑約0.5毫米,花柱3個,分離。不等長果序長5至20厘米,有多數不育花的紫綠色羽毛狀細長花梗宿存。核果腎形,徑3至4毫米。

黃櫨樹冠渾圓,樹姿非常優美,它的莖、葉、果都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夏初黃櫨開花後,其淡紫色羽毛狀的花梗也非常漂亮。其簇生於枝梢,似雲似霧,並且能在樹梢宿存很久。成片栽植時,遠望宛如萬縷羅紗繚繞樹間,故黃櫨樹又有“煙樹”的美譽。

黃櫨的葉秋後經霜變紅,色彩鮮豔、美麗壯觀。山上千樹萬樹的紅葉,愈到秋深,愈加紅豔,放眼望去,漫山紅彤彤的一片,像是從天而降的晚霞。其果形也很別致,成熟的果實顏色鮮紅、豔麗奪目。

黃櫨產於我國華北、浙江、山東、湖北、四川、陝西等省區,多生長於海拔600至1 500米的向陽山林中。

黃櫨性喜陽光,能耐半蔭。黃櫨樹也耐旱、耐寒、耐鹽堿、耐瘠薄,但不耐水濕。其在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長最好,常植於山坡上或常綠樹叢前。

黃櫨樹的根係非常發達,但須根較少。秋季當晝夜溫差大於10℃時,葉色變紅。其生長迅速,萌芽力強,對二氧化硫有較強抗性,可作為抗汙染樹種。黃櫨的繁殖以播種扡插為主,也可用壓條、分棵法繁殖。

黃櫨葉子秋季變紅,深秋時滿樹通紅、豔麗無比,北京著名的西郊香山紅葉即為本種。黃櫨不僅是我國北方秋季重要的觀賞紅葉樹種,也是良好的造林樹種。

黃櫨在園林造景中最適合城市大型公園、天然公園、半山坡上、山地風景區內群植成林,可以單純成林,也可與其他紅葉或黃葉樹種混交成林。黃櫨在造景中,宜表現群體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