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 / 3)

第一部分

潁考叔勸君孝母

潁考叔是春秋時期鄭國的一名官吏,他以孝而聞名於天下。

他自幼性情淳厚。母親教導他要做仁義正直的人,明確區分是非邪正,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務必要合乎禮法。

潁考叔少年時就以力大無比而聲名遠揚。鄭國大夫公子呂一天在山路上遇到一隻老虎,正在窘迫無奈的時候,正好潁考叔趕來了,他揮起拳頭對付老虎,老虎被他打跑了。公子呂認為他是個奇人,問他的姓名,並勸他出來做官,潁考叔以母親年紀大為由推辭了。

公子呂認為他是一個賢士,就把他推薦給鄭伯,即鄭莊公,任命他為潁穀封人,滿足他不遠離老母的心願。

不久,鄭伯因與弟弟叔段爭奪鄭國的統治權相互興兵攻殺,母親薑氏偏愛小兒子叔段,想讓他為一國之君,謀劃讓叔段領兵襲擊鄭國都城,自己做內應。事情泄露出去,鄭伯親自領兵在京這個地方打敗了叔段,叔段逃到共。

鄭伯就把母親安置在潁,誓言“不及黃泉不要相見”,意思是不死不再相見。

潁考叔非常感慨地說道:“兒子斷絕和母親的關係,這就不是人了!”

於是就以獻野味為名入朝。鄭伯設宴款待他,見潁考叔留下肉不吃,感到奇怪,問是怎麼回事。

潁考叔深情地說:“我有老母,經常吃我做的食物,沒有嚐過君主的賞賜,所以就把它留下來,準備給母親吃。”

鄭伯哭泣道:“你有母親,我沒有母親了!”

於是,就把發誓不再和母親相見的事對潁考叔講了,表示如今已是後悔不及。

潁考叔說:“如果挖地見到水,挖個隧道相見,這和約定的‘黃泉’有什麼區別?”

鄭伯於是就照潁考叔說的去做,母子得以和好如初。

夢想小啟迪

做兒女的要孝敬父母,愛護父母。人無完人,即使父母偶爾犯了錯誤,也應當在向父母講清道理後,一如既往地孝順父母。

我們的繼父

每當母親節或父親節的時候,它會使我想到我們國家還缺少一個節日——繼父節。如果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節日,那麼繼父節,應該是那些以他們的愛心和謹慎,在一個重組的家庭裏,找到自己位置的勇敢心靈的節日。

這就是我們家裏為什麼會有一個我們稱之為“鮑伯的節日”的原因。這是我們自己的繼父節的版本,是根據繼父鮑伯的名字命名的。下麵是我們的繼父節的由來。當時,鮑伯剛進入我們的家庭。

“你知道,如果你做了傷害我母親的事情,我會讓你住到醫院裏去的!”正在上大學的男孩對鮑伯說。

他比他的繼父要魁梧得多。“我會記住的。”鮑伯說。

“你不要告訴我我該怎麼做,”正在上中學的男孩說,“你不是我的父親。”

“我會記住的。”鮑伯說。

正在上大學的男孩打電話回家,他的汽車在離家四十五英裏的地方拋錨了。

“我馬上就到。”鮑伯說。

副校長打電話到家裏來,正在上中學的男孩在學校打架了。

“我立刻就去。”鮑伯說。

“噢,我需要一條領帶與這件襯衫相配。”正在上大學的男孩說。“從我的衣櫃裏選一條吧。”鮑伯說。

“你必須穿個耳眼。”正在上中學的男孩說。

“我會考慮的。”鮑伯說。

“你必須停止在餐桌上打嗝。”男孩說。

“我會盡力的。”鮑伯說。

“你認為我昨天晚上的約會怎麼樣?”正在上大學的男孩又問道。

“我的意見對你有什麼影響嗎?”鮑伯問。

“是的。”男孩說。

“我必須跟你談談。”正在上中學的男孩說。

“我必須跟你談談。”鮑伯說。

“我們應該有一段繼父和繼子之間的共同經曆”,正在上大學的男孩說。

“做什麼?”鮑伯問。

“給我的汽車換油。”男孩說。

“我知道了。”鮑伯說。

“我們應該有一段繼父和繼子之間的共同經曆”,正在上中學的男孩說。

“做什麼?”鮑伯問。

“開車送我去看電影。”男孩說。

“我知道了。”鮑伯說。

“如果你喝了酒,不要開車,打電話給我。”鮑伯說。

“謝謝!”正在上大學的男孩說。

“如果你喝了酒,不要開車,打電話給我。”正在上大學的男孩說。“謝謝!”鮑伯說。

“我必須在什麼時間回家?”正在上中學的男孩問。

“十一點半。”鮑伯說。

“好的。”男孩說。

“不要做傷害他的事情,”正在上大學的男孩對我說,“我們需要他。”

“我會記住的。”我說。

這就是我們的鮑伯節的由來。

男孩子們為他們的繼父買了一件他們能夠一起玩的新玩具。

鮑伯能夠贏得孩子們的尊重,對我們全家人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他似乎一直都在我們背後支持著我們。

夢想小啟迪

“繼父”頂住了情感生活的矛盾衝擊,把自己無私的愛奉獻給別人的子女,使每個子女都籠罩在父愛的光輝中,終於為自己贏得了“繼父節”。父愛是一種博大寬容的胸懷,是愛的無限延伸。

父親的禮物

他推著那輛嶄新的“安琪兒”慢慢走著,想著女兒看到這輛自行車時將會怎樣地歡呼雀躍,他不由自主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