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恨的是,他們臨走還抓了我們幾個猴兄弟。至今,這幾個兄弟的下落不明,吉凶未卜。”
“啊——哈!”孫悟空聽後,氣得兩眼直冒火星,抓耳撓腮。他大聲喊道:“什麼人如此大膽!竟敢毀俺老孫的家園!捉俺老孫的兄弟!”
正當孫悟空氣得咬牙跺腳的時候,忽然從地縫裏蹦出來一個戴著紅兜肚、頭梳望天髻的小男孩兒。
小男孩兒衝著孫悟空喊道:“哎!認識我是誰嗎?”
“你不就是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紅孩兒嘛!”孫悟空脫口說道。
“正是本人。我可以告訴你,是誰毀了你的花果山。是萬物之靈的人類,你敢惹他們嗎?”紅孩兒使的是激將法。
生來急脾氣的孫悟空頓時火冒三丈,揮動著金箍棒,就要衝下山去,與那萬物之靈的人類算賬。
就在這緊急時刻,觀世音菩薩又出現在雲端。
“悟空,切不可胡來,傷人性命。現在人間已經擬訂了《森林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等多種法律法規。你可以去法庭告狀,要求他們賠償你的損失,放你的人。”
觀世音菩薩仔細地指點著。
“謝謝菩薩指點!”
孫悟空說罷,拜別了觀音菩薩,帶著他的幾個徒子徒孫,徑直去了森林法院,呈上了訴狀。
法官一看是孫悟空來告狀,不敢怠慢,生怕他掄起金箍棒,像大鬧天宮一樣,把法院再給鬧個地覆天翻。
孫悟空抓了兩下兒耳腮說:“俺老孫從不胡來。誰砍了俺花果山的樹,誰照樣給俺栽上。砍了多少棵,給俺栽上多少棵,俺沒有額外要求。”
“另外,還有一狀,請轉遞給野生動物保護法庭,把抓的俺的人,給俺放回來,要是給殺了,就得……”
法官沒等他說完,就搶在他前麵說道:“另一狀,我們一定轉遞,請大聖放心。關於砍樹一案,判那些砍你樹的人賠你錢可不可以?”
孫悟空直截了當地回答:“不可以!他們沒有搶俺的錢,砍的是俺的樹。俺隻要樹,把樹如數給栽到花果山上去!否則,別怪俺老孫不客氣。”
說著,孫悟空用他的金箍棒使勁往地上戳了幾下兒,頓時,大地顫抖,房屋也直搖晃。
幾隻小猴子也“吱吱呀呀”地叫著:“賠花果山的樹!賠花果山的樹!趕快放人!趕快放人!”
說完,孫悟空收拾起他的金箍棒,帶著小猴子、猴孫們揚長而去。
嘿,孫悟空這一招兒還真靈。
沒過幾天,村長、鄉長還有縣長,帶著砍樹的那幾個壯漢和其他的人,扛著樹苗,領著被抓去的那幾隻猴子,上了花果山。
他們先把被抓去的猴子交給大聖,然後,按照樹樁印兒,一棵一棵地重新栽上了樹苗。
觀世音菩薩見孫悟空告狀勝訴了,心中十分高興,口裏直念叨:“這猴子真行,知道依法辦事,用法律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權益。”
隨即,她去請東海龍王,讓龍王給花果山下場及時雨,好讓小樹苗們得到雨露的滋潤。
東海龍王聽了觀世音菩薩的來意,笑著說:“觀音大士,都什麼年代了?還想請我降雨!現在是二十一世紀。要想下及時雨,得去找空軍司令,請他派飛機,進行人工降雨。”
觀世音菩薩也笑了,說:“可不是嗎。都二十一世紀了。那就請龍王陪同,一起去吧!”
東海龍王和觀世音菩薩一起去了空軍司令部。
不大一會兒,隻聽得飛機的隆隆聲和高射炮的轟鳴聲連成一片。緊接著,一場“嘩嘩”的及時雨,喜降花果山。
小樹苗們喝足了水,“噌噌”地往上躥。
孫悟空高興地抓耳撓腮。
小猴子們高興得蹦蹦跳跳。
花果山又有了生機。
逃走的猴子們也漸漸回來了。
過了幾年,美麗的花果山又成了人間仙境。
夢想小啟迪
美麗可愛的大自然給了我們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可有些貪婪的人為了眼前私利卻破壞了森林生態係統的平衡。我們一定要認真傾聽來自大自然的述求。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
一顆仁慈的心
一次,魯國國君孟孫帶領隨從進山打獵,秦西巴跟隨左右。
打獵途中,孟孫活捉了一隻可愛的小鹿,非常高興,便命令秦西巴先把小鹿送回宮中,以供日後玩賞。
秦西巴抱著小鹿走在回宮的路上,突然發現一隻大鹿緊跟在身後,不停地哀號,叫聲十分淒慘。
秦西巴明白了,這是一對母子。
他動了憐憫之心,就把小鹿放在地上。
那母鹿不顧危險,衝到小鹿身邊,親切地舔著小鹿。
然後,兩隻鹿撒腿跑進了林子,轉眼就不見了。
孟孫打獵歸來,得知秦西巴放走了小鹿,頓時火冒三丈,將秦西巴趕出宮門。
過了一年,孟孫的兒子到了念書的年齡,孟孫要為兒子找一位好老師。
許多有名望的人都來向孟孫推薦老師。
孟孫一一接見了這些人,但覺得都不是十分滿意。
正悶悶不樂的時候,孟孫突然想起了一年前被自己趕出宮去的秦西巴,立即命人去尋找秦西巴,把他請回宮,讓他當太子的老師。
大臣們對孟孫的做法很不理解,問道:“秦西巴當年自作主張,放走了大王鍾愛的鹿,得罪了大王。現在大王您反而請他來做太子的老師,這是為什麼?”
孟孫笑了笑,說:“秦西巴不但學問好,更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隻小鹿都生憐憫之心,寧可自己獲罪也不願傷害動物的母子。現在請他做太子的老師,我可以放心了。”
秦西巴的仁慈之心,終於被國君理解了。
夢想小啟迪
一個充滿愛心和同情心的人,不僅能夠關愛別人,還能夠影響感化別人,這是孟孫決定再次重用秦西巴的原因。孟孫希望他教育出一個德智兼備的太子,以後好幫助他管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