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視頻上看出,蒂姆艾克林一開始是覺得可以的,直至後來有一天傍晚時分,蒂姆艾克林在嚐試給我們展示如何找食物的時候,被襲擊了。接著,他嚐試去弄營火,但沒有成功。

住所的外麵,開始有東西在徘徊。隨後第二天被咬的地方出現了敗血病的症狀,蒂姆艾克林就嚐試去尋找附近的村莊,他感覺到有東西跟著他,而且那個東西一直嚐試靠近他。直至最後,他實在力竭便放棄了。

就在他說完臨終話的時候,那個怪物再次襲擊。蒂姆艾克林跑了,但明顯被怪物在後麵追,鏡頭中看到他無能為力的掙紮。非常的震動人心,最終還是沒能逃出魔掌。

在線小知識

澳大利亞時間2006年9月4日11時許,厄文在大堡礁海域拍攝一部名為《海中最致命生物》的紀錄片時,遭到魔鬼魚有毒刺鉤刺入胸部直至心髒,在送醫前就死亡。

澳大利亞尤韋怪

人對尤韋的恐懼

在近代澳大利亞,“尤韋”一詞經常用來指那些大型、多毛、像人一樣的動物。

尤韋的目擊案報告幾乎全部集中在中南部海岸、新南威爾士以及昆士蘭黃金海岸地區。當地土著人對尤韋十分恐懼。

懷疑尤韋是猴子

1842年《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月刊》上的一篇文章懷疑這種動物可能隻是人們想象中的,當然也有一些澳大利亞自然學家相信尤韋是真正的動物。

文章認為,由於這種動物的“稀有、狡猾與孤僻,人們從來未能成功地捕到一個標本”。文章說尤韋很可能是一種猴子。

有關尤韋的傳說

20世紀以來,有關尤韋的傳說一直沒有停止。

約翰·蓋爾在1903年出版的《高山遠足記》一書中寫道: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一天,約瑟夫·韋伯與威廉·韋布在新南威爾士的一座山中野營,看到了一隻樣子嚇人的像猿似的動物。他們向它射擊,但並沒有發現血跡或其他證據證明擊中了它。

1903年8月7日的《奎團拜因觀察家報》刊登了一封來信,作者聲稱曾看到過土著人殺死過一隻尤韋。

發現尤韋的足跡

1971年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測量隊乘直升機在不可攀登的森蒂納爾山的山頂著陸。令人吃驚的是,隊員們竟然在泥地中發現了巨大的像人一樣的腳印。

1976年4月13日,在新南威爾士卡通巴附近的格羅斯山穀,五名搬運工遇到了一隻氣味難聞、身高1.5米的尤韋,從其隆起的胸部看,屬於雌性。

1978年3月5日,一個正在黃金海岸斯普林布魯克附近伐木的工人報告說,聽到了一種類似於豬那樣的“呼嚕”聲。他走進樹林中尋找,看到了“一個長有黑色毛發的足有3.6米高的類似人的東西。看起來很像一隻大猩猩,有一雙巨手,其中一隻手繞在一棵小樹上。臉部黑平發亮,有一對黃色的眼睛,一張像洞一樣的嘴。它就那樣盯著我,我也盯著它。我幾乎麻木了,連手中的斧子都舉不起來了。”

成立尤韋研究所

20世紀70年代,雷克斯·吉爾羅伊成立了尤韋研究中心。據他說,該中心已收集到3000多個報告。

當然,所有這些報告卻始終動不了大多數澳大利亞科學家的正統思想,因為畢竟科學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證據。

就連曾經大量撰文論述這一神秘動物的格雷厄姆·喬伊納也認為,所謂的尤韋不過是一種現代小說虛構的。

在線小知識

狼人:可怕的狼人是人類與野獸的混合體。據說1764年一隻類似狼的奇怪生物殺死了法國鄉村數十個村民。古代人相信,一些人在滿月或者特定的日期擁有變身動物的能力。

形似蝙蝙的飛怪

報紙的相關報道

人們普遍認為,怪物隻有在與世隔絕的叢林沼澤地帶才能夠被發現。但以下報道足以讓讀者驚奇。

1890年4月26日,一家名為《墓誌銘》的美國報紙刊登出一條令人震驚的報道。作者稱幾天以前,兩騎手在穿越距墨西哥邊境約2.4萬米的一片沙漠時,突然看到空中飛來一隻巨大的怪物。

據目擊者稱,這隻飛怪體長超過27米,它那兩邊形似蝙蝠的翅膀在展開時竟有48米之寬。同蝙蝠翅膀一樣,它的雙翼上也沒有羽毛,而是裸露著粗糙的厚皮。它的頭部有兩米長,兩頰張開時露出上下兩排尖利的長牙。

1969年,有一家雜誌重新登出了幾十年前由《墓誌銘》登過的那篇報道。

一位年事極高的老人在看過重登出來的報道後說自己在孩提時代曾結識過報道中提到的那兩位目擊者,並曾親耳聽他們講起過有關飛怪的故事。

老人說,那兩位騎手是他們家鄉赫赫有名的牛仔。他們說確實在1890年4月下旬的一天看到過一隻以前從未見過的會飛的怪物。

這隻怪物有一對不長羽毛的翅膀,但這對翅膀沒有報紙上吹噓的那麼大。實際上,它的翼展隻有6米至10米寬。當然,這已經稱得上是巨翅了。兩名騎手也確實曾舉槍向飛怪射擊,但沒能將其擊斃。

飛怪在中槍後有兩次幾乎栽落到地麵上,但每一次都掙紮著又飛了起來。最後,當兩位牛仔離開時,這隻受了傷的巨怪仍然在半空中撲騰。

教師的親身經曆

在距今更近的1976年2月24日,得克薩斯州的3名中學教師駕車外出辦事。正當他們行駛在距墨西哥邊境很近的一條鄉間公路上時,他們突然感到自己的汽車被一個很大的黑影罩住了。3個人不約而同地抬頭去看,發現汽車正上方很低的空中正飛行著一隻巨大的怪物。

這隻飛怪長著一雙巨翅,翅膀上沒有羽毛,裸露在外的皮膚繃得緊緊的,從下麵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起這雙巨翅的那些長長的骨骼。這對翅膀倒很像蝙蝠的雙翼,隻是它們大得出奇,在完全展開時達5米至6米寬。

教師們被這隻飛怪驚呆了,他們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聽說過這樣的怪物。事後,3個人花了很多時間去翻閱各種資料,想搞清楚它到底是什麼東西。他們覺得哪怕曾有人發現過任何一種與之相類似的動物,不管是活的還是死的,都有助於解開他們心中的疑團。

最後,終於在一本書中找到了一種與他們所看到的飛怪最為接近的動物,那就是翼手龍,一種長著巨喙、翼展達9米的會飛的恐龍。不過,這種動物早在6500萬年以前,也就是恐龍時代結束時就在地球上滅絕了。他們看到的會是翼手龍嗎?

夫婦的所見所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快又有兩個人聲稱,在3位教師之前沒幾天也在靠近墨西哥邊境的地方見過這種飛怪。或許這兩撥人所見到的是同一隻動物。

上述現象也發生在其他一些地方。1981年8月8日清晨,一對夫婦駕車穿越賓夕法尼亞州的塔斯卡洛拉山,突然發現眼前跑出兩隻形似蝙蝠的動物。

這兩隻長著翅膀的家夥顯然因汽車快速駛近而受到了驚嚇,它們張開雙翅像受了驚的鴨子一樣蹣跚著向前奔跑,拚命掙紮著要飛起來。它們的雙翅沒有羽毛,完全展開時有15米寬,幾乎接近公路的寬度。沒多久,兩隻怪物就騰空而起,向遠方飛去。

坐在汽車內的夫婦兩人一直緊盯著這兩隻咆哮著的巨怪,直至它們消失在天際。

從兩人所描述的情況來看,他們所看到的也像翼手龍。難道它們真是生活在史前時期的那種會飛恐龍的後裔嗎?

發現翼手龍化石

所有這些目擊事件都無法用現有的科學知識去解釋。在持正統科學觀念的人看來,這些目擊者肯定是發生了錯覺或幻覺,不然的話,他們就是在為嘩眾取寵而設置騙局。

不過,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在北美大陸上確實生活過翼手龍一類的古代動物。

1971年至1975年間,在得克薩斯州的西部,一共出土了3具翼手龍化石。經鑒定,它們都生活在恐龍時代的末期。盡管3具骨骼化石都不完整,但僅憑已經找到的骨骼就完全可以推算出這種翼手龍的翼展大約有15米寬。

迄今為止,這些化石不僅是我們所發現的最大的飛龍化石,也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飛龍化石。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它們很可能是地球上最後的翼手龍。也許有一天我們能找到距今年代更近的翼手龍化石,或許還能挖出幾具它們的遺體呢!

在線小知識

翼手龍生活在白堊紀,它們的骨骼在歐洲被發現。其特征為:由輕而緊密的骨組成的頭骨輕巧;骨骼薄,中空;第一指特別長,用以支撐膜翼;後肢短。翼手龍能夠像鳥一樣飛翔。

緬甸的吸血鬼魚

吸血鬼魚的發現

2009年動物學家在緬甸的小溪中發現一種小魚,與其它魚類不同的是,它有著像吸血鬼一樣的牙齒,因此被稱為“達尼埃拉·德拉庫拉”。

它是一種半透明的小魚,隻有0.017米長,屬於鯉科。這一科的魚大多都是淡水魚,如鯉魚。這條“吸血鬼魚”被正式宣布為一個新物種。

倫敦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動物學家拉爾夫·布裏茨博士為這一發現感到高興。他說:“這條魚是近10多年來發現的最令人驚奇的脊椎動物。”他說,“吸血鬼魚的牙齒是最令人興奮的地方,因為鯉科的其他3700多個成員都沒有牙齒,它們的牙齒早在5000萬年前就消失了。”

專家描述

英國倫敦國家曆史博物館魚類研究專家阿爾夫·布瑞特茲說:“這項發現之所以非常令人驚異是因為鯉形目魚類在5000萬年前就已進化消失了牙齒結構。”

為什麼這種小魚在進化曆程中仍保留著牙齒結構呢?

科學家經過進一步分析得出結論,這種吸血鬼牙齒般的結構並不是牙齒,而是一種骨骼,或者更準確地說是顎骨的副產物。這些骨骼會刺破皮膚生長,形成彎曲的尖狀結構。它的下顎可以張開較大的角度,與身體主軀幹呈45度至60度。

通過對比吸血鬼魚的DNA和斑馬魚以及鯉形目魚類,布瑞特茲評估出這種骨骼突出結構是在3000萬年前,鯉形目魚進化失去牙齒後逐漸形成的。

吸血鬼魚並不將這種奇特的牙齒用於捕食;在身體結構上雄性還長著較大的腹鰭和順向肛門,生殖器官位於魚鰭之間。

在線小知識

人們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附近水域發現了紅色“長手魚”。據悉,由於長手魚數量極少,很少出現在野外海域,同其他魚類物種相比,長手魚產卵數量更低,它們的生存問題麵臨著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