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其實是個不怎麼堅定地信仰鬼神的人,聽了尤渾的建議,雖然有點惡心,但還是同意了。於是,一匹馬車拉著姬考的屍身直奔羑裏而去。紂王的使者親自在監獄外架起了鼎,用姬考的肉燒了一鍋湯端給姬昌喝。
本來一直吃些難以下咽的牢飯,突然改成喝肉湯,這件事理所當然引起了姬昌公的警覺。他嗅嗅那碗湯的味道,可以清晰地嗅出姬考身上那種像岐山野果子一樣的微酸汗味。
姬昌公少年生子,當考兒尚年幼之時,少年父子就一起在周原逛蕩。姬昌給姬考摘漫山遍野的野葡萄、野山楂吃,給他講解天地萬物運行歸息的道理。姬考十分聰慧,也十分好學,對萬物也充滿好奇。很快姬昌能掌握的知識就教完了,父子兩人就一起觀象天地,參悟生生不息的宇宙大道理。
幾十年一晃過去了,那個吃了太多野果子而渾身散發微酸氣息的孩子也大了,甚至是
老了,然而更成熟穩重了,完全傳承了自己的做事辦法,厚重也不失靈活,讓大周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低調的擴張。一開始,小邦周總免不了受到西域戎狄的攻擊和劫掠,每次猝不及防的劫掠都損失慘重,姬考幾次主動請纓帶兵主動出擊,邊打邊和談,久而久之讓整個西域戎狄都依附了大周。這份功勞在諸子之中也首推第一。姬昌被關押後一直想,若是能得歸西岐,一定要將首領的位置禪讓給大兒子。
端起這碗湯,姬昌公淚不自禁,內心知道是長子的肉,便如見考兒的音容笑貌在眼前。他安慰自己說這一切不過是幻象罷了,看到牢房之外遠遠監視的紂王使者,就抹了一把淚,強忍住喝下了肉湯。這一塊肉既然來自於自己的身體裏,現在又返還到自己的腹中,這也算是天地之易道吧。想通此道,他毫不猶豫,一吞而盡。
商王的使者帶著一個滿意的結果向紂王去回報了。然而,商國與周國的斷裂也就此實現了。姬昌年歲很大了,自知在世無多,實本無心有取商之意。那個電閃雷鳴的夜晚,腹中的兒子血肉讓他熱血沸騰、老淚如泉湧,憤怒得無以複加。這世界是否有天行的公道,隻有強權就能左右一切,如果殷商人不講公道,大周國人為何不能取而代之。
姬昌決議不在對商國抱有什麼幻想,心中暗暗定下了“三代之內、必以代商”的大策。痛失長子後,姬昌還能不間斷收到大周國的消息:英勇好戰的二兒子姬發代替大哥治國,而諸王子中最為聰明的四子姬旦則悄悄潛入了朝歌,以不為商人覺察的方式活動著。在送往羑裏圉中的密函竹簡中,姬發看到一個手刻出的小而極其圓的圈,那就是姬旦到來的證明。諸王子中,姬旦的聰慧當數第一,他來了,自己的安危必定無需多慮。
關在監獄裏無所事事的光陰裏,姬昌每天的除了努力喚醒牧羊少年“雷震子”之外,其實百無聊賴。無聊之中,他就用監獄裏堆積的、羑裏特產的蓍草推演大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