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到底有多厲害(2 / 2)

台風的貢獻

台風雖然是一種會帶來巨大損失,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破壞的災害性天氣,可是台風也有它的貢獻。

台風出現最多的時期是七八九月,這時,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是炎熱幹燥的伏旱時期,台風給正需要大量水分的農作物帶來了豐沛的雨水,對農業生產是十分有利的。

離海較遠,受台風影響不大的地區,雖然沒有大雨,但也會出現陰天或下點小雨,可以起到緩和旱情的作用。所以,這些地區的農民還把台風帶來的降水稱為及時雨。

台風在危害人類的同時,也在保護人類。台風給人類送來了淡水資源,大大緩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徑不算太大的台風,登陸時可帶來30億噸降水。

另外,台風還使世界各地冷熱保持相對均衡。赤道地區氣候炎熱,若不是台風驅散這些熱量,熱帶會更熱,寒帶會更冷,溫帶也會從地球上消失。

一句話,台風太大太多不行,沒有也不行。

我國重大的台風災害

2010年的11號台風“凡亞比”9月19日從花蓮登陸,導致台灣地區南部暴雨成災,造成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嚴重損毀及工農業損失。20日早晨在福建二次登陸,狂風暴雨給福建和廣東也造成嚴重的災情。

2009年台風“莫拉克”造成500多人死亡,近200人失蹤,46人受傷。台灣地區南部雨量超2000毫米,造成數百億台幣損失,大陸損失近百億人民幣。

2008年第14號“莫拉克”台風,造成菲律賓、越南共127人死亡。

2008年第8號強台風“鳳凰”,造成台灣、安徽、江蘇至少13人死亡,福建地區基礎設施損壞嚴重,經濟損失巨大。

2008年第6號台風“風神”,造成廣東、湖南、江西至少30人死亡,財產損失巨大,降水量破紀錄。

2008年第1號台風“浣熊”,造成華南至少5人死亡以及人員失蹤,經濟損失巨大,廣東省一水庫由於蓄水過多而不得不潰壩,基礎設施破壞嚴重,造成華南曆史上4月最為嚴重的洪澇災害,降水破曆史上同期紀錄。

在線小知識

一個發展成熟的台風,按其結構和帶來的天氣,分為台風眼、渦旋風雨區、外圍大風區三部分,從中心向外呈同心圓狀排列。台風眼位於台風中心,直徑約5000~10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