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之謎(2 / 2)

海洋麵積占了地球表麵的70%以上,總體積約占地球上總水量的94%。當然,陸地上也有不少水,像江河湖泊裏的水、終年不化的冰雪、存在於地下岩層裏的地下水,以及空氣中、生物體內所含有的水,不過這些水比起海洋裏的水來就少得多了。

海洋裏的水,陸地表麵的水,在太陽照射下,都會受熱蒸發。大氣中含有的水汽多了,冷卻凝結降落下來,就是下雨了。隻是陸地上的水體和地麵所蒸發的水汽是很少的,一般不會達到下雨的程度。

即使在山區裏,在大江大湖附近,由於蒸發強烈,大氣中水汽的含量達到飽和狀態,下了雨,雨量也很有限,下雨的時間也長不了。

地球上降雨的主要水源

海洋上空那飽含水汽的暖濕氣團進入陸地上空以後,如果遇到寒冷氣團在底下頂托,或遇到山地阻攔,就會抬升。暖濕氣團的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飽和度也就降低,空氣中所含過多的水分就要冷卻凝結,成雲致雨。

受到海洋濕潤氣團影響的地區雨量多,而海洋氣團影響不到的地方就幹旱少雨。所以,陸地上下的雨,可以說就是“海龍王”的恩賜。我國東南部是浩渺無邊的海洋,正是東南方海洋上來的濕潤氣團給我國帶來了大量降雨。

海洋中的水總在蒸發,年年都要把大量的水傾瀉到陸地上,長此下去大海會不會幹涸呢?這倒不用擔心,因為海洋裏的水也好,陸地上的地表水、地下水也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係。

自然界中的水

自然界裏的水和世上萬物一樣,也處在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

從空中降落到地麵的雨水,一部分流入江河,又彙入海洋;一部分滲入地下,地下的水在適當條件下又湧出地麵,進入江河湖泊,流入海洋;一部分又被蒸發回到空中。

海洋及地麵上的水,蒸發以後變成水汽又會進入空中,再次降落到地麵上或海麵裏。

這個過程循環往複、永無休止地進行著,這就叫作水的循環。正因為有了水的循環,所以天上的雨水下不完,河裏的水流不盡,海洋裏的水既不會幹涸,也不會因千萬條江河的水不停地灌注進去而無限製地上漲。

如果從水循環的角度來挑剔,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的詩句,就有科學性錯誤了。

在線小知識

高黎貢山在海拔約3360多米的地方,有一個大理岩溶蝕而成的穿洞,洞深約百米,行人在百裏以外眺望對麵山巔峰頂時,會通過石洞看到山那邊明亮的天空,恰似一輪明月,高懸天空,當地人稱它為亞哈巴,意思是石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