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可以自己療傷(1 / 1)

動物可以自己療傷

藥物治療

自然界裏的野生動物得了病,受了傷,誰能給它們治療呢?朋友們不要擔心,有些動物會用野生植物來給自己治病。

在北美洲南部,有一種野生的吐綬雞,也叫火雞。當大雨淋濕了小吐綬雞的時候,它們的父母會逼著它們吞下一種苦味草藥——安息香樹葉,來預防感冒。

熱帶森林中的猴子,如果出現了怕冷、戰栗症狀,就是得了瘧疾,它就會去啃金雞納樹的樹皮。因為這種樹皮中所含的奎寧,是治療瘧疾的良藥。

貪吃的野貓到處流浪,它如果吃了有毒的東西,就會急急忙忙去尋找黍蘆草。這種苦味有毒的草含有生物堿,吃了以後引起嘔吐,野貓的病也就慢慢好了。

有一個探險家在森林裏發現,一頭野象受傷了,它就在岩石上來回磨蹭,直至傷口蓋上一層厚厚的灰土和細砂,像是塗了一層藥。有些得病的大象找不到治病的野生植物,就吞下幾千克的泥灰石。原來這種泥灰石中含氧化鎂、鈉、矽酸鹽等礦物質,有治病的作用。

自身手術

更讓人驚奇的是,動物自己還會做截肢手術呢!

1961年,日本一家動物園裏的一頭小雄豹,左肢被一頭大豹咬傷,骨頭也折了。

獸醫給它做了骨折部位的複位,上了石膏繃帶。沒想到,手術後的第二天,小豹就把石膏繃帶咬碎,把受傷的左肢從關節的地方咬斷了。鮮血馬上流了出來,小豹接著又用舌頭舔傷口,不一會兒,血就凝固了。

截肢以後,傷口漸漸地長好了,小豹給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外科截肢手術。

小豹好像知道,骨折以後傷口會化膿,後果是很危險的。經過自我治療,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

人們發現,一隻山鷸的腿被獵人開槍打斷後,它會忍著劇痛走到小河邊,用它的尖嘴啄些河泥抹在那隻斷腿上,再找些柔軟的草混在河泥裏,敷在斷腿上。

像外科醫生實施“石膏固定法”一樣,把斷腿固定好以後,山鷸又安然地飛走了。

它相信,自己的腿會長好的。

物理療法

溫泉浴是一種物理療法。有趣的是熊和獾也會用這種方法治病。美洲熊有個習慣,一到老年就喜歡跑到含有硫黃的溫泉裏洗澡,往裏麵一泡,好像是在治療它的老年性關節炎;獾媽媽也常把小獾帶到溫泉中沐浴,直至把小獾身上的瘡治好為止。

野牛如果長了皮膚癬,就長途跋涉來到一個湖邊,在泥漿裏泡上一陣,然後爬上岸把泥漿晾幹。洗過幾次泥漿浴以後,它的癬就治好了。

自己治病的動物

水獺找紫蘇。1800多年前的漢代名醫華佗目睹了水獺找藥治病的過程。那天,華佗出診後返家路過湖邊時,見一隻水獺吞下了一條魚,不一會兒水獺中毒癱下就要死了。

這時,一隻老水獺趕過來,叼了一種名叫紫蘇的野草,喂給了癱下的水獺。

不久,那水獺就轉危為安。此後,華佗就拿紫蘇治療吃魚、蟹中毒的人,效果很好。

直至現在,我國南方地區的人們在吃魚、蟹時,都喜歡放點紫蘇,以起到預防中毒的作用。

老鼠往傷口撒尿。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的叢林中,人們發現有一種老鼠,當它們的身體被劃破以後,許多同類鼠會不約而同地朝這隻老鼠的傷口上撒尿。

這樣一來,傷口不僅不會潰爛,而且很快就會愈合。當地居民受此啟發,身體一旦被劃破後,便馬上用尿液衝洗傷處,竟也有消毒增愈的效果。

傷蛇敷野草葉。100多年前,我國雲南有位名叫曲煥章的民間醫生。一天他上山采藥時,看見一樵夫遇上一條大蛇,舉斧就將蛇尾巴砍傷了。那條蛇急忙竄入灌木叢中,在一種野草上咬下幾片葉子,嚼爛後敷在傷口處,傷口馬上止住了血。

曲煥章就將這種植物的葉子采集回來。經過研究,並加入了一些其他的藥物,他製成了一種傷藥,使止血治傷的療效更好,這就是馳名中外的雲南白藥,它已成為治療跌打損傷的一種特效藥物。

動物自我醫療的本領,引起了科學家很大的興趣。它們是怎麼知道這些療法的呢?現在還沒有一個圓滿的解釋。

在線小知識

有人捉到一條鱷魚,剖開它的胃,發現裏麵有不少粗木塊、石頭以及其他一些不容易消化的東西。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鱷魚在冬眠的時候,怕自己消化器官的功能會減弱,就吃下一些堅硬的東西,讓胃不停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