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道人聽到這位老先生的臨別所言,心中大起變化。(小說)四人修道多年,雖說遠離俗世,但修真之人,皆以斬妖除魔為己任。平常見那妖魔精怪,便是一劍而去。現在想想,似乎自己也做錯了。想不到,這個山野小村,還隱藏著一位儒家聖人。
“先生……這是……”
李長安哭著不知道說什麼,現在的他,哪會明白這些道理。
“唉,難為你了,長安,你隻要記住就好了。如果記不住,先生以後可會用戒尺打你手心的。”
“先生,我記住了。可是,爹娘,妹妹……”
說著,又哭了起來。
“唉……”
老先生看著上天,很想知道,到底這個命數,是如何運轉的。難道人生下來,就已注定人的命運。或是,凡人的命運,皆是上天安排?
隻是上天並沒有告訴老先生答案,或者,就連上天也不知道。老先生雖不明白,但也沒心灰意冷,隻是留下長長的一聲歎息。
“四位道長,我走之後,希望你們能夠將長安扶養成*人。不求四位道長教習什麼天地道術,也不求教他什麼儒家至理。隻希望如他名字一樣。李長安,日久天長,平平安安。”
“老先生,我答應你。”
年齡稍大一些的道士,撫摸著李長安的頭,重重向老先生答應下來。這長安村,四位道人也來過多次,識得這裏民風純正,皆是良善之輩。反觀大楚國各大州,甚少有如長安村者。
“謝謝了。對了,四位道長,村子山丘那,有我幾十年所存的書籍……咳……咳……,還有我這些年的教書手稿……”
老先生連續不斷的咳嗽,一句話都可能說不完。
“老先生,不用說了,我明白你的意思。”
年齡稍大一些道士用眼神安撫起老先生,抬頭一看,村子不遠處,就有一小山丘,小山丘中有一茅屋。雖有些簡陋,但卻給這山野小村添了一絲絲靈氣。修道人士,眼力自好極好。那掛在茅屋邊上的“學”字,風兒輕輕一吹,隨風不停擺動。再看這長安村,一時有世外桃源之感。
當今之世,雖有邪魔,但正道好人也不在少數。老先生死時能還能見著。正氣仍存,很是欣慰,感激的看著四位道人。接著又看著李長安,眼中有些不舍:“長安,先生要休息一會,你跟著這四位道長。十年過後,你再來這裏,先生在這裏等你。”
“先生,不要,我不要離開這裏。要不,先生,我背你吧。我背著你,你也可以好好休息的。”
小小孩童,有些怕生。雖然知道這四人是好人,不會害自己。但長安村,隻剩下自己與老先生。說什麼,也舍不得離開。
“傻孩子。”
老先生想抬起手,再撫摸一下李長安,隻是全身的精氣,已漸漸失去,到了最後,終於停止。這是他留在人界的最後一句話語。
“這位小善人,老先生睡著了,不要吵著他。看你也累了,你也休息吧。”
一位道人走到李長安身前,隻說了一句話,李長安不知怎的,竟然一下子睡著了。
……
“這是哪裏?”
李長安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出現在一個陌生的房間之中,房子中間有一個香爐。香爐中散發著微微輕香,聞一聞,便神輕氣爽。透過房間還能看到外麵不知名的參天古樹,至於這些參天大樹叫什麼名字。不說是七歲孩童,怕是叫大楚國的新科狀元過來,也是不知道的。
但這一點點疑問,馬上就不是李長安在意的事了。此時的他,不驚想起了那隻巨大蛇妖,還有爹爹,娘親,剛出生三天的小妹妹,還有一直教化自己的老先生。可是,現在一切都沒有了。留下來,就隻有他一個人。
“爹,娘……”
李長安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而就在李長安大哭之時,門吱的一聲,被打開了。一位大概30歲光景的美麗女子走了進來。女子身著白色道裝,淡雅脫俗,也背著一把長劍,盈盈走到李長安身前。
“小弟弟,怎麼了,不要哭。”
女子看到一個小娃娃坐於床前,不時摸淚,有些心疼。
“這位嬸嬸,你是誰,這裏是哪裏呀?”
“我呀,哈哈。”女子笑的很慈祥,摸了摸李長安的小臉,逗了逗他:“你剛才不是叫了麼,那就把我當成你嬸嬸吧。走吧,不要哭了,我帶你去玩。”說完,連哄帶扯的,把李長安抱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