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行走下的舞蹈(1 / 2)

新學期開學,五(2)班新來了一名叫孫文珍的女同學,她瘦小,脆弱,而且性格很內向。平時很少跟別人講話,就連她周圍的幾個女生也很難跟她交上朋友。班上排課桌前,她要求老師將她安排在最後一排的最邊上,死活不肯坐前排。每天都是一個人早早到校。放學後,等同學們都離開了教室,她才慢慢地收拾書包回家。一整天,幾乎都在教室後邊的角落裏坐著。

經過觀察,發現她的腿似乎不大好,盡管她那樣努力地走好每一步,盡可能不讓別人看出她的腿有毛病。但我們還是能看出來,她左邊的那條腿,好像短了一點。

後來,大家才知道她的真實情況,她生下來的時候,腿就不好,屬於先天性殘疾。她家原來住在農村,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沒錢看醫生。這些年,她爸爸媽媽到城裏做生意,賺了錢,在城裏買了樓房,就把她帶到城裏來上學。

其實,同學們都很理解她,從來沒人說過她腿不好什麼的,她完全用不著這樣竭力來掩蓋生理上這點缺陷,生活得如此小心翼翼。在同學麵前,她應該理直氣壯地站立起來,與別的同學一樣快樂,一樣生活,因為,這一切並不是她的錯。

看到她那樣,大家反倒覺得很難過,一直很想幫助她,幫助她克服那種不應有的自卑感,和大家成為好朋友,快樂地生活這個班集體裏。可欲速則不達,大家越想幫助她,她越認為在嘲弄她,離大家越遠。

怎樣才能捅破這堵隔閡的紙牆?怎樣才能讓她真正理解我們的一片苦心呢?

今天課後,班長又叫我們幾個女生開會,話題還是如何幫助孫文珍。看樣子,班長是有備而來的,沒等我們發言,她馬上說:“你們看這樣行不行?”

班長把自己的想法一說,我們高興得叫起來:“哇!行!肯定行哎!這個辦法,肯定能徹底捅破那堵隔閡的紙牆,讓孫文珍在同學麵前真正站起來的。”大家都誇班長點子多。

下午,第二節課後,班長將自習課改成班級故事會,要求每同學準備講一個童年裏的小故事,不寫稿子,就那樣即興上台講。故事既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講完,又要有趣。

班長讓全班52名同學,人人做好準備,最後用抓鬮的辦法,決定參講同學。

怎樣才能保證孫文珍抓到有效的鬮呢?班長點子又來了,她說:“這樣吧,在做鬮時,我在白紙外邊用藍墨水點一個小點兒,你們互相暗暗通個氣,這個有藍點兒的鬮,每個人都不要抓,等抓到最後,留給孫文珍抓,反正她是全班最後一名,看不出是我們故意安排的。”

53張小白紙片上,隻有十張紙片上寫有一個“講”字。抓到有“講”字的同學,就到講台上講自己童年中一個最有趣的故事。

53個鬮做好了,班長把寫了字和沒有寫字的小白紙片,統統折成外形觀一色的小方紙塊兒,混裝在透明的塑料兜裏,由前往後,一、二、三、四、五……依次讓每一個同學抓。抓到最後,塑料兜裏隻剩下一個小方紙塊。

班長來到孫文珍跟前,說:“孫文珍,輪到你抓了,最後一個是你的鬮。誰讓你坐最後一個呢?”

孫文珍對班長看看,伸手抓出那個小小的方紙塊。然後,一折一折地放開:是一張有字鬮,孫文珍臉一下就紅了。

班長鼓勵她說:“這是上帝讓你抓的,我也沒辦法,對不對?你勇敢一點講吧,同學們都想聽你童年的故事哩!”

按照有字鬮上安排的順序,孫文珍第五個講。

第一個上台的是王柯。

王柯走上台,大大咧咧講了他童年中一件有趣的故事。

“小時候上幼兒園,一年冬天,老師給班上小朋友們分西紅柿,每個小朋友隻能分到一點點。那一點點西紅柿,我很快就吃完了。吃完後,還想吃。拿眼這麼往旁邊一看,那個小朋友的西紅柿還沒吃。我趁她不注意,一伸手,將那點兒西紅柿撿起來,迅速放進嘴裏。又迅速將一塊紅色橡子泥放到她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