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互愛的動物(1 / 1)

互助互愛的動物

我們經常看到,各種動物為了自己的生存,與不同類甚至同類動物,展開你死我活的鬥爭。

然而,在一些動物之間也有互助互愛的行為。這種行為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因為在求生存的鬥爭中,動物間如果沒有互助精神,就很難生存與發展。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生物學家們發現,一個動物園裏的一隻名叫貝爾的雄性黑猩猩,常常從地上撿起一根根小樹枝,認真地摘掉枝上的葉子,站在或跪在其他雄性黑猩猩身邊。

貝爾一隻手扶著其他猩猩的頭,另一隻手拿著光禿禿的小樹枝,伸到那些猩猩的嘴裏,剔去它牙縫中的積垢。原來它是用小樹枝作為牙簽,給別的雄性黑猩猩剔牙呢!有時,貝爾還直接用手指給雄性黑猩猩剔牙。

生活在草原上的白尾鷲,互敬互愛的行為更是讓人敬佩。

這種專門以野馬等動物屍體為食的鳥類,在發現食物之後,會發出尖銳的叫聲,把自己的同夥招來共享。

白尾鷲吃東西的時候總是先照顧長者,或讓年老體弱的鷲先吃飽後,它才開始吃。家裏有幼鷲的母鷲,回家之後,還會把吃下去的肉吐出來喂幼鷲。

在非洲,有一隻小羚羊喜歡和一頭野牛結伴而行。

羚羊常常在前麵行走,野牛則在後麵跟著。每走幾步,野牛便會哀叫一聲,小羚羊也會回過頭來叫一聲,似乎在應答野牛的呼喚。

假如小羚羊走得太快了,野牛就高喊一聲,小羚羊馬上原地立定,等那野牛跟上後再走。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野牛眼睛害了病,紅腫得厲害,已無法單獨行動,小羚羊在為它帶路。

河馬見義勇為的精神,曾經使一位動物學家感歎不已。

事情是這樣的:在一個炎熱的下午,一群羚羊到河邊飲水,突然一隻羚羊被凶殘的鱷魚捉住了,羚羊拚命抗拒也無法逃命。

這時,隻見一隻正在水裏閉目養神的河馬,向鱷魚猛撲過去。

鱷魚見對方來勢凶猛,隻好放開到口的獵物逃之夭夭。

接著,河馬又用鼻子把受傷的羚羊向岸邊推去,直到到了它認為是安全的地方為止。在岸上,河馬還用舌頭舔羚羊的傷口,用溫和的目光撫慰受傷的羚羊。

在線小知識

一種小醜魚與海葵之間也具有戲劇性的共生關係。在正常情形下,海葵觸手上的刺細胞,隻要受到輕微的碰觸,就會射出毒液,使靠近的小魚麻痹。可是小醜魚卻能蕩漾在海葵的觸手縫中,來去自如,好像它們是好朋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