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冰山的形成
什麼是冰山
冰山是一塊大若山川的冰,脫離了冰川或冰架,在海洋裏自由漂流。冰的密度約為每立方米917千克,而海水的密度約為每立方米1025千克。
依照阿基米得定律我們可以知道,自由漂浮的冰山約有90%體積在海水表麵下。因此看著浮在水麵上的形狀,並猜不出水下的形狀,這也是為何有“冰山一角”之說的原因。
但是,冰山並不是真正的山,而是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塊。在兩極地區,海洋中的波浪或潮汐,猛烈地衝擊著附近海洋的大陸冰,天長日久,它的前緣便慢慢地斷裂下來,滑到海洋中,漂浮在水麵上,形成了所謂的冰山。
漂流的冰山
格陵蘭、阿拉斯加等地都是北極地帶冰山的老家,每年大約有1.6萬座冰山離家漂行。南極海域是世界上冰山最多的地方,每年大約有20萬座冰山在海洋裏漂遊。
北極的冰山一般體積較小,多呈金字塔形;南極的冰山體大身高,四壁峻峭陡直。1965年有一支美國考察隊到南極考察,竟發現有一座長333千米、寬96千米的特大冰山,峭壁高出海麵幾十米。
冰山體積的9/10都沉浸在海水下,我們在海麵上所看到的僅僅是它的頭頂部分。它在水底部分的吃水深度一般都超過200米,深的可達500多米。
這一座座巨大的冰山,隨著海流的方向能漂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在正常情況下,它們每天大約能漂流6千米。許多大冰山在海上可以漂流10多年,最後由於風吹日曬、海浪衝擊,漸漸消失在溫暖海域的海水中。
冰山的分布
由於北冰洋和南極海洋的地理位置、海陸分布情況不同,冰山漂流的情況也不同。北大西洋中的冰山主要來自格陵蘭,由拉布拉多洋流攜帶著向南漂移。在北太平洋因有白令海峽這個關口,巨大的冰山很難通過,因此在北太平洋洋麵上很少見到冰山。南極洋麵遼闊,四周無陸地阻擋,大冰山可以長驅直入,浩浩蕩蕩地向四麵八方漂移。冰山漂浮在海洋中,給航海和石油勘探帶來很大威脅。
在線小知識
1912年4月10日,英國白星航運公司引以為驕傲的“泰坦尼克”號,其處女航在距離紐芬蘭150千米處與冰山相撞,右艙至船身中央被撕開一道90米的裂縫,海水大量湧入船身。由於救生艇數量太少,無法容納全部的2340名乘客和船員,裝載著許多富人和名人的“泰坦尼克”號,終於在4月15日淩晨2時20分沉沒,有1595人喪生。